家庭關系的堅冰初融,讓林青肩頭的重擔仿佛輕了一分。他信守承諾,周末準時接回了蘇芮和安安,雖然彼此間還需要時間重新磨合,但至少家里重新有了煙火氣和孩子的笑語。他將這份失而復得的溫暖小心珍藏,工作時也更加注重效率,力求準點下班。
然而,訊舟科技內部的競爭從未停歇。這天清晨,一則緊急會議通知打破了暫時的平靜——“國潮”風口驟起,各大平臺相關話題熱度指數級攀升,公司必須立即抓住這波流量紅利。
會議室里,氣氛在項目啟動之初就透著一絲緊繃。李一舟坐在主位,言簡意賅:“國潮是下一個流量洼地,也是品牌升級的機會。今天,就想聽聽你們內容部接下來的具體打法。”
他的目光在林青和秦傳勇之間掃過,帶著顯而易見的期待,也隱含著審視。
秦傳勇顯然有備而來,幾乎是立刻接話,他站起身,動作夸張地揮舞著激光筆,指向幕布上極具視覺沖擊力的PPT。頁面充斥著各種高飽和度色彩、網紅臉孔與國風元素的粗暴拼接。
“李總,各位,機會不等人!”秦傳勇聲音洪亮,帶著煽動性,“國潮的本質是什么?是情緒,是顏值,是社交貨幣!我的方案很簡單——情懷綁架+顏值營銷!”
他快速切換著頁面,展示著預設的爆款模板:“我們可以快速復制一批‘此生必入的國風好物’、‘不懂這些國潮你就out了’系列。找高顏值的網紅,穿上改良漢服,在古風場景里打卡,重點突出視覺享受!音樂用爆款國風電音,節(jié)奏要快!情緒要嗨!再利用民族自豪感,適當‘綁架’一下,不買不愛國,不轉不年輕!”
他嘴角帶著勢在必得的笑:“這套打法,標準化,可批量復制,能在最短時間內覆蓋最大用戶群,引流和變現(xiàn)效率最高!我已經讓系統(tǒng)跑過數據模型,成功率超過八成!”他所說的系統(tǒng),自然是他那套“流量引爆系統(tǒng)”。
幕布上隨之彈出系統(tǒng)模擬的數據曲線,預測的播放量、互動量確實十分亮眼。
安向宇推了推金絲眼鏡,看著那漂亮的數據預測,微微頷首,冷靜地評價:“秦總監(jiān)的方案,目標明確,路徑清晰,商業(yè)化效率高,符合當前市場快節(jié)奏的要求?!彼谋響B(tài),無疑給秦傳勇的方案加上了重重的商業(yè)砝碼。
會議室里不少運營和商務出身的高管也紛紛點頭,顯然更青睞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快速盈利模式。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林青身上。
林青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他的PPT風格與秦傳勇的截然不同,色調沉穩(wěn),以深藍和暗金為主,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
“李總,安副總,各位同事?!绷智嗟穆曇羝胶蛥s有力,“我認同國潮是風口,但我認為,我們不能只做浮于表面的‘潮’,更應深挖其背后的‘國’之魂。”
激光筆的紅點落在幕布上,出現(xiàn)的是一組組關于非遺技藝、瀕危匠人、傳統(tǒng)美學在現(xiàn)代生活中應用困境的深度調研數據。
“我的提案是——‘尋根國潮’計劃?!绷智嗄抗鈷哌^全場,“我們不追逐短暫的視覺狂歡,而是要去挖掘那些真正承載著中華文明基因的非遺技藝,記錄那些默默堅守一生的匠人故事,探尋傳統(tǒng)文化如何與當代審美、現(xiàn)代生活真正地融合與創(chuàng)新?!?/p>
他展示了幾個具體的選題方向:比如,探訪一位年近古稀的云錦織造大師,記錄一寸錦緞背后的萬千經緯與歲月沉淀;比如,跟蹤一個年輕設計師團隊,如何將敦煌壁畫的色彩與紋樣,巧妙地融入日常家居用品設計,讓古老藝術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我們要做的,不是簡單地貼標簽、賣情懷,而是通過扎實的內容,呈現(xiàn)文化的深度、技藝的精湛,以及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真實碰撞。”林青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這樣的內容,或許前期投入更大,節(jié)奏更慢,但它能建立真正的情感連接和文化認同,塑造我們平臺不可替代的深度和價值。這才是能夠穿越周期、具備長期生命力的‘國潮’!”
他清晰地闡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一條是秦傳勇的“快餐式國潮”,追求即時流量和快速變現(xiàn);另一條是他的“深度文化國潮”,著眼于品牌積淀和長期價值。
內心深處,林青無比清楚,在商言商,秦傳勇的方案短期內更能吸引眼球,更快見到收益。安向宇的態(tài)度已經說明了一切。但他更堅信,只有扎根于文化土壤的內容,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在喧囂過后,真正留下有價值的東西。這份信念,支撐著他在眾人傾向于速勝的氛圍中,依然堅持自己的方向。
會場內出現(xiàn)了短暫的沉默和竊竊私語。顯然,林青提出的理念格局更高,更具社會價值,但也無疑更“重”,更“慢”。
安向宇再次開口,語氣依舊理性而客觀:“林總監(jiān)的理念很有高度。但是,商業(yè)決策需要考慮投入產出和風險?!畬じ鶉薄媱澛犉饋砗苊?,但匠人故事、非遺技藝,這些內容的受眾面是否過于垂直?拍攝周期、制作成本如何控制?短期內如何證明其商業(yè)價值?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現(xiàn)實問題?!?/p>
支持秦傳勇的一方似乎找到了更多理由。
眼看討論似乎又要陷入理念之爭的僵局,一直沉吟未決的李一舟終于抬手,制止了進一步的爭論。
他目光銳利地看了看針鋒相對的兩人,又掃過全場,最終做出了決斷。
“兩個方案,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思路,也各有優(yōu)勢?!崩钜恢鄣穆曇舫练€(wěn)有力,一錘定音,“秦總監(jiān)的方案,快,準,狠,適合快速搶占市場聲量;林總監(jiān)的方案,深,厚,重,利于構建長期品牌壁壘?!?/p>
他微微停頓,拋出了最終的安排:“既然各有道理,那就不要爭了。公司資源支持,兩個方案同時啟動,獨立團隊運作,作為內部的‘賽馬機制’!”
“就以一個月為限,用最終的市場數據說話!看看到底是‘快餐式國潮’所向披靡,還是‘深度文化國潮’后勁更足!”
李一舟的拍板,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湖中,激起了更大的波瀾。一場圍繞“國潮”定義與商業(yè)路徑的正面PK,就此拉開序幕。林青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流量之爭,更是一場關乎內容本質與平臺未來的理念之戰(zhàn)。他必須贏,不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更是為了證明他堅信的那條路,值得走下去。
喜歡開局全網黑,逆天小記者捅穿黑幕請大家收藏:()開局全網黑,逆天小記者捅穿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