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一個清晨,放哨的漢子慌慌張張跑回村,聲音帶著急促:“族長!九躍!村口來了一群人,看著像是……像是逃難的流民!”
消息像風(fēng)一樣傳遍了新石嶺。正在田里忙活的人都停了手,紛紛往村口趕,手里下意識地握緊了鋤頭、鐮刀——經(jīng)歷過黑石嶺的遷徙,誰對“外來人”都帶著幾分警惕。
我和族長走在最前面,剛到村口的柵欄邊,就看到了那群人。大約二十來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有老人,有孩子,還有幾個年輕的漢子,手里拎著破舊的包袱,眼神里滿是疲憊和惶恐。
“我們……我們是從山外逃來的,”一個領(lǐng)頭的中年漢子看到我們,連忙上前一步,聲音沙啞,“家鄉(xiāng)遭了災(zāi),顆粒無收,聽說這邊有口吃的,就……就想來討口飯吃,絕不敢鬧事!”
他身后的一個老婆婆抱著個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孩子,孩子嘴唇干裂,閉著眼睛,像是昏過去了。幾個女人低著頭,肩膀微微顫抖,顯然是受了不少苦。
村口頓時安靜下來,只有風(fēng)吹過樹葉的沙沙聲。有人小聲議論:
“這么多人,咱們的糧食夠分嗎?”
“萬一里面有壞人咋辦?”
“看他們怪可憐的……”
族長皺著眉,捋著胡子沒說話。他經(jīng)歷的事多,知道收留流民不是小事,弄不好會給村子帶來麻煩;可看著那孩子奄奄一息的樣子,又實在不忍心把人趕走。
蒙小玉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袖,低聲說:“那孩子快不行了,先讓他們進來歇歇,給點吃的吧?!?/p>
我點了點頭,走到族長身邊:“族長,先讓他們進來吧。看他們這樣子,不像有惡意,真要是壞人,咱們這么多人,也不怕他們鬧事?!?/p>
石頭也附和:“是啊族長,都是遭難的人,能幫一把是一把。當年咱們從黑石嶺出來,不也盼著有人能幫襯嗎?”
族長沉默了半晌,終于嘆了口氣:“打開柵欄吧。先讓他們在曬谷場邊上歇歇,弄點吃的給他們?!?/p>
柵欄“吱呀”一聲打開,流民們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會這么順利。領(lǐng)頭的漢子眼圈一紅,對著我們作了個揖:“多謝各位好心人!多謝!”
蒙小玉和幾個女人早就跑回村里,把剛蒸好的粟米餅和野菜湯端了過來。孩子們看到吃的,眼睛亮了起來,卻不敢伸手,直到他們的父母點了頭,才小心翼翼地接過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那個昏迷的孩子被喂了點米湯,慢慢睜開了眼睛,虛弱地哼唧了一聲,老婆婆抱著他,眼淚掉了下來:“謝謝……謝謝你們……”
我和族長、李叔坐在曬谷場的石凳上,聽領(lǐng)頭的漢子講他們的來歷。他們來自山外的柳溪村,今年開春下了場大暴雨,沖垮了河堤,田地全被淹了,顆粒無收,村里的人餓死了大半,剩下的只能四處逃難。
“我們走了一個多月,一路上吃樹皮、挖草根,好多人都沒撐住……”漢子說著,聲音哽咽,“聽說這新石嶺是塊寶地,能吃飽飯,就抱著最后一點希望過來了?!?/p>
“你們想留在這兒?”族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