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楊慶有和街溜子似的,揣著雙手往糧店走。
邊走邊琢磨,怎么搞點錢。
身價只剩一半,還得買糧,又得縮水,再加上還背著三大爺?shù)木揞~債務,想的他腦仁疼。
按理說楊慶有是廚子,應該享受中體力勞動者的待遇,誰讓他是臨時工呢!
只能按照街道辦機關工作人員標準來發(fā)放糧票,他還是最低等的27斤每月,再加上困難時期,國家提倡節(jié)約用糧,
領導們積極響應,結果27斤的定量再次打了個八折,成了21。6斤。
進糧店后,現(xiàn)實再次給了他重重的一擊,精糧(大米白面)每人限額一斤,剩下的全是粗糧,就是高粱米棒子面。
楊慶有望著棒子面,咽了下口水,猶豫片刻買了一斤大米,五斤棒子面,就這還搭進去倆面袋子錢。
俗話說破屋凈招連陰雨,黃鼠狼專咬病鴨子,人越困難,就越容易遇到困難。
買完糧食的楊慶有這才發(fā)現(xiàn),他沒鍋沒灶,買了也白買。
不用想也知道,這年頭的鐵鍋有多貴。
鉆了個無人的胡同,把糧食扔空間里,找人問了問方向,奔著沒拆完的護城墻而去。
無他,只想蹭點城墻磚,回去壘灶臺。
要不說這年頭的百姓淳樸呢,扒拉的一截一截的城墻就擺在那,愣是沒人去撿便宜。
又或者人們想的很明白,為了白嫖幾塊磚頭,還得多消耗二兩糧食,算算賬,虧!
楊慶有也不挑,只要不帶泥的全要,不管個大個小,十幾分鐘的功夫,愣是往空間里扔了足足兩方的磚頭。
他邊收邊算計,灶臺需要磚,桌子也需要磚,凳子也需要磚,索性臥室再搭個壁爐,還得需要磚。
不花錢的東西,過時不候。
楊慶有想把家伙什壘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說灶臺吧!
首先他得有個找個光明正大的理由,把磚運回去,其次,還得找個地兒挖泥,天寒地凍的即使有鐵锨鎬頭也不好干
,更不用說,挖回去還要和泥。
和好泥,壘好灶臺,大冬天的不得燒點柴火烤烤,要是當晚凍裂了,苦都來不及。
這麻煩就來了,柴火哪里弄?出城砍柴還需要把砍刀,鐵家伙他買不起。
再說,京城近郊全特么光禿禿的,想砍柴,要么您徒步二十里,去遠郊,要么您掏兩毛錢坐公交車去門頭溝。
不想麻煩的好辦,京城有劈柴廠,專門購買樹木進行整理,將有用的成形木料賣與木材廠,無用的零碎木頭作為劈
柴,專人推車或擔挑在胡同里售賣。
一斤木柴5厘錢,您別嫌貴,都送家門口了,還想咋地。
回程的路上,楊慶有打聽了下,還得去趟交道口煤球廠,那里賣柴火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