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p>
“還有一個人類,他善良,猶如一張白紙,就連天邊的云彩,地上的綿羊,也比不上他純白無瑕?!?/p>
“可是越純粹就越容易受到污染,他被兄長殺死,他淪落大地,遭受過不公平的待遇,也見證過人心的污濁?!?/p>
“于是……他的信念崩塌了。”
“他心中懷著仇恨,他甚至尋不到曾經(jīng)殺他的人?!?/p>
“于是,他的怨念開始扭曲,將憤怒發(fā)泄在無辜者身上,以審判為名,凈化他認為的污穢。”
“他——”
“走入偏執(zhí)的極端。”
該隱搖著頭說出最后一句話。
淺藍色的眼底,哀傷的情緒溢于言表。
——
“這,就是真相么?”
教皇格里奧低著頭,渾濁的眼中神色復(fù)雜。
對于一個經(jīng)歷了歲月滄桑的老者來說。
很多東西不用說的太細。
如書籍般厚重的閱歷會幫他們解讀一切。
雖然該隱說的模糊。
但是他已經(jīng)大體猜出了真相。
他……
終于明白了。
為什么兩兄弟與傳說中的不同,甚至可以說截然相反。
不是圣經(jīng)的問題。
而是人心!
白色!
是最容易污染的顏色。
當純白無瑕的義人,行走在這片紅塵熔爐的大地上,發(fā)生什么已經(jīng)可以預(yù)料了。
尤其是……
當時間的尺度被拉到漫長,悠久的時間中,再稀奇罕見的事件,也將變得平平無奇,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