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見慕容政淳之前,慕容雪對自己親生父母幾乎毫無印象,只知自己是個私生女,復姓慕容。
從鎮(zhèn)上的百姓口中得知,慕容氏乃豪門望族,京都權貴。
僅此而已。
養(yǎng)父母老陳夫婦對此也是避諱不已,從不在她面前主動提起,面對她的詢問也是搪塞了事,恍若關于她的身世隱情是個禁忌。
但在她自己看來,不論當年父母有何等不得已的苦衷,都不該輕言遺棄。
即便身不由己,事后當也回來尋找。
可結果卻是原本定下一年的期限,她卻足足等了近十九年
直到老陳夫婦去世后,也沒能等來雙親的任何一人。
后來長大成人,她倒是確定了自己的生父是誰,卻對之提不起半分感情。
慕容家既是家大業(yè)大,權傾朝野,又為何要置她于不顧?
難道就因為她是個私生女,見不得光,她的出生辱沒了鎮(zhèn)西王府的門楣?
真是如此,當年又為何要為她取名“慕容”?
最讓慕容雪感到憤怒的是,傳言中她的母親是個藝伎,身份卑微。
身處青樓,不便把她帶在身邊,也無法得到慕容家的接納,這無可厚非。
如今卻說母親非但身份尊貴,而且乃一國之君。
雖說當中肯定夾雜著慕容雪無從得知的隱秘,讓曾經(jīng)一介青樓藝伎,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周女帝。
但中間有長達十余年的時間,母親當初就算有所苦衷,事后掌控權柄又為何沒有尋來?
難道就只是因為傳到大周的消息是,慕容雪已經(jīng)幼年夭折?
而不論事實如何,站在慕容血的角度,父母都是狠心的,難以原諒的。
眼下。
通過慕容政淳留下的錦囊與此時方、崔二人所說,以及慕容雪自己的見解,卻又隱約可見他們并非真心棄她于不顧。
慕容政淳如果真的對她沒有絲毫眷戀,當年就不會允許她使用“慕容”這個姓氏,昨日也不會舍命為她斷后,更不會在渭縣成為不惜抗旨保下她。
這點,倒是毋容置疑。
那位大周女帝天生患有心疾,本不宜誕下子嗣,當年臨盆時卻不顧自身安危,揚言要保小不保大,也可見看重。
母親能為了生下她,而不顧性命之憂,又如何斷定她不疼惜?
無形之間,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雙親其實都在保護她,打破了她一直以來的固有印象。
又怎能讓她輕易接受?
慕容雪動容之色,震驚地望著方鶴,道:“這不可能你是為了誆騙我前往大周,而故意杜撰出來的事實,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