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從何來
兩人來到書房,朱樉終于憋不住了,追問道:
“你說李相不忠,是真的?”
畢竟李善長的身份太特殊,他必須要搞清楚,主要是不敢相信。
馬鈺說道:“儒家的不忠有兩種,其一就是我們理解的不忠誠,其二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負責(zé)。”
“在關(guān)鍵問題的決策上,他身為文臣之首卻毫無作為?!?/p>
“不論出于什么原因,都可以看做是不忠。”
就算李善長沒有收張士誠的錢,在重大決議上,朱元璋面臨文臣反對的時候。
他身為文臣之首卻不幫著安撫群臣,就是對自己身份的不負責(zé)。
如果朱元璋的決策是錯的,那他也應(yīng)該勸諫,而不是沉默不語。
面對這幾乎可以算是無懈可擊的指責(zé),朱樉也沒有辦法反駁。
但他依然不敢置信:“你說,他圖什么?”
馬鈺正色道:“人性是復(fù)雜的,不可能純理性看待?!?/p>
“就好像某些人明明已經(jīng)家財萬貫、良田千頃?!?/p>
“一年的收入,夠全家人吃十輩子?!?/p>
“卻還要通過種種非法手段,兼并更多土地?!?/p>
“最后要么被朝廷抓典型誅九族,要么被活不下去的百姓給殺全族,他們圖的什么?”
原本的世界,李善長坐視胡惟庸架空皇權(quán),他圖的什么?
所以,人是無法用純理性來看待的。
說到這里,他語重心長的道:“人性與太陽一樣,光輝燦爛但不可直視。”
朱樉癱坐在椅子上,垂頭喪氣的道:
“如果連他都不忠,那還有什么可信的?”
馬鈺心下嘆息,過早的接觸這些,對他好像太殘忍了……
哪知,這個念頭剛升起,就見朱樉一下子從椅子上蹦起來,喊道:
“踏釀的,人心太復(fù)雜了,還是躺平最適合我?!?/p>
“管他那么多做什么,勞資這輩子就是要爽?!?/p>
馬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