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來到平安堂大院的樹蔭下,有石桌及藤椅,可以茶話歇息。
周懷民道:“咱的打井隊,還需接受農會的調遣,所有打井工,都需穿農會發(fā)的衣服去打井,到時黃必昌會給你們發(fā)放?!?/p>
閆有泰不理解周懷民的用意,打井隊聽農會的安排也沒什么,畢竟人家是出錢呢。
這自己的打井工,農會來發(fā)衣服,這分明是讓我占了好處。這農會此舉又是何必呢?
閆有泰毫不猶豫的承諾沒問題,又道:“近日我聽聞洛陽有一種新貨,酷似琉璃,卻稱玻璃的,是咱周記的新貨吧?”
周懷民道:“是,不過現(xiàn)在出貨量已到極限,當前并無打算再招募代理商,現(xiàn)在都忙著農會打井的事,閆掌柜如幫我們把這事辦好,下次開放一府的玻璃代理權,必定歸你。”
閆有泰聽了喜不自勝,他早已到洛陽看過,琳瑯滿目,送人做禮,特別有面,看了就讓人心動。他這邊已心滿意足,隨之不動聲色的和身邊親家李夢祥使眼色。
李夢祥干咳了一下,湊上前來,問道:“周會長,剛才來的路上,見從大峪溝到你村里,這一路上熱火朝天,進展神速,這路已鋪設了一半,只是兩邊的溝渠尚未開挖,柳樹尚未栽種,不知這柳樹可有眉目?”
周懷民道:“尚沒有,想著到時到各村子里收一下,移栽過來罷了?!?/p>
李夢祥喜道:“周會長,我家里靠著青龍山,家里多有山林,培育的有些樹苗,平時衙門會采買一些,但也不多,不知周會長有沒有意向直接采買?”
周懷民驚異,他還真沒想到這明末還會有人專賣樹苗,因為這個時候,明廷整個管理能力稀爛,整個北方都在疲于應付流寇,誰會閑的去做什么人工植樹,綠化道路?,F(xiàn)在無非是富貴人家采買一些,在院里和莊上種植,但量都不大。
這李夢祥家里的生意,本來就不是什么好生意,不過是祖上當過舉人,有一些山田,一直靠著山田養(yǎng)活家族。
現(xiàn)在后輩一個個不爭氣,就出了他一個貢生,也沒鄉(xiāng)農前來納田。
自從崇禎六年,流寇進入河南后,生意就一落千丈。
現(xiàn)在從閆有泰這里打聽到了工程的細節(jié),瞧準了這里有他的生意來的。
周懷民道:“當然,你若有樹苗,我也不必費人力和心思去到處移栽。從大峪溝至縣城有三十里,兩側皆種上柳樹,每三丈植柳一株,大約需三千六百株柳苗?!?/p>
李夢祥心道,這人的心算竟如此之快,也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已籌劃好的,三千六百株柳苗,可真是一筆大生意,忙喜道:“作價幾何?”
周懷民道:“我還真不知這柳苗一株的價錢,你平日售價多少?”
“幼苗每株兩文,包運不?”
“需要包運、包栽、包活?!敝軕衙癫艣]工夫在這上面花費人力和時間。
李夢祥心里更喜,盤算一番,每車能拉苗五六十株,大概需六十車拉完,招募七八個短工,半個月的工夫可以運、栽完畢。每個短工每天工價按五十文算,已是高的,運、栽成本在五六兩左右,苗錢七兩,便道:“三千六百株全包二十兩如何?”
周懷民略一沉吟,道:“可以?!边@筆小生意,也無需費事。
“李掌柜你那邊既然木材多,不知勞工富裕不,如富裕我還有一貨需要采買。”
李夢祥想都沒想,直接一口答應?,F(xiàn)在最不缺的就是想掙錢的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