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學城到底該怎樣建設,建成后,是怎樣的一個運轉模式,楊文松對此有過深入的思考。
首先一點,大學城絕不僅僅只是把幾所大學湊到一塊。
那樣做毫無意義,是純粹的面子工程。
但是,大學城也不等于是把幾所大學給合并起來。
那樣做也沒有意義。
在楊文松看來,想要真正發(fā)揮出大學城的優(yōu)勢,就是要在保持各個大學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增進彼此之間的合作。
要做到優(yōu)勢互補,互相促進,互相提升,同時,還要有一定程度上的競爭。
就說這個學科的建設問題。
在座的九所高校,幾乎都有國際貿易、財會等熱門專業(yè)。
這其中自然要屬云大的國際貿易、金融、財會等專業(yè)水平最高,其他學校要差一些。
表面來看,楊文松可以把經費都堆給云大的這幾個專業(yè)上,至于其他那幾個學校的相關專業(yè),反正也不如云大,沒必要在他們身上浪費錢。
甚至,還可以更簡單粗暴一點,把那幾所學校的專業(yè)教授,尤其是拔尖的教授,全都匯集到云大來,集中力量,發(fā)展云大的這幾個專業(yè),其他學校的相關專業(yè),直接裁撤掉就行了。
可是,深入的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這種做法的弊端了。
一句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把其他學校的相關專業(yè)都裁撤掉了,只保留云大的,那云大的這幾個專業(yè),就沒有競爭意識了,時間一長,就會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一旦沒有了進取心,那就是往里砸再多的錢,也不過是充實了那幫人的口袋而已。
所以,肯定不能裁撤。
非但不能裁撤,還得扶持一下其他學校的相關專業(yè),縮小他們跟云大之間的差距。
要讓這幾所高校的同專業(yè)之間,形成一種競爭機制。
只有如此,才能不斷的提升專業(yè)水平。
孟儒林這時問了句:“文松的意思是,把各個學校的相同專業(yè),合并到一塊?”
其他幾位校長眉頭微微一皺。
要真是這樣,那就跟合并學校沒什么區(qū)別了。
楊文松搖搖頭:“我們要建的是大學城,什么是大學城?好幾所高校匯聚在一起,才能叫大學城,若是合并一處,那還叫什么大學城?保持各大高校的獨立自主性,這是大學城存在的前提條件,這一點,是絕對不能變的。”
其他幾位校長松了口氣。
他們是真擔心楊文松腦子一抽,要把各大高校合并到一處呢。
孟儒林跟余治平,則是稍微有點失望,這倆人心里是挺希望讓云大來兼并其他幾所高校的。
就算不是全部兼并了,但能夠兼并幾個專業(yè),那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