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以為后世漢人對于他們滿人肯定要大肆抹黑,從天幕上一句句后人的言論來看也確實如此。
充斥著對于大清和他們滿人皇帝的謾罵。
但是沒想到在具體評定功績的時候,后人也并沒有完全罔顧事實,能夠做到還算比較公正的評判。
是的,還算公正。
乾隆是這么理解的,他認為他皇阿瑪遠不如他爺,但在后人的評定中,皇阿瑪?shù)脑u價竟然還要超過他爺。
這其實讓他稍微有些納悶,不過后面也很快也反應了過來,這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并且有些功績后人也是認的。
如人口增長,稅賦、版圖這些。。。
如果這是作為評判功績的一部分,那乾隆可就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在他的手中大清的版圖可謂到達了巔峰!
即便較之歷史上最頂峰的唐元也不遑多讓,在實控上更是強了他們許多。
如此來算他能不能也評上一個圣君?
【首先咱們先說一下章總的由來,不少人對于這事估計也都了解過,乾隆愛新覺羅·弘歷,平日里有點小愛好】
【沒事的時候就愛做點詩,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乾隆一生創(chuàng)作了超過四萬多首詩】
【這個數(shù)字什么概念,以一個人活一百年天來算,乾隆從生下來那天起,平均每天就要吟詩一首】
【整個唐朝所有的詩人加起來寫的詩估計都沒有他一個人多】
【不過好消息是乾隆寫的詩都很爛,寫了這么多咱們一首都不用背】
【這么來看乾隆還是挺仁義的,哦,不對,非要說的話其實還是有一首的】
“噗!”
“哈哈哈哈!”
“他一個皇帝這么能寫詩,還寫了這么多?”
“寫了這么多一首都流傳不下去,他也寫的下去啊!”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寫了這么多詩一首出名的都沒有吧。”
唐宋時期,許多詩人聽到這里像是聽到了什么難以置信的事情。
怎么有人寫的這么爛還這么喜歡寫呢。
他到底在堅持什么東西?
他們雖然不知道四萬多首詩到底寫了些什么,但沒什么流傳的就足以說明這些詩的質量了。
不過從某種程度來說,能寫這么多也是人才啊。
雍正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