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南岸營地已淪為一片火海,濃煙遮天蔽日,宛若地獄。
劉仁詹眼睜睜看著己方防線土崩瓦解,心中滿是無力感。
就在這時,一發(fā)炮彈就在他不遠處爆炸,氣浪將他掀翻在地,親兵死傷數(shù)人。
“將軍,頂不住了!快撤吧!”副將滿臉煙塵,攙扶起劉仁詹。
劉仁詹抬頭望向江中,一艘艘奉軍戰(zhàn)艦如同移動堡壘,堅不可摧。
他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氣,只覺得腔子里都是硝煙和血腥味。
下一秒,他聲音嘶啞地開口道:“傳我將令。。。。。。撤回壽州城!”
主將下令撤退,本就瀕臨崩潰的南岸守軍如同決堤的洪水,爭先恐后地向壽州城方向潰逃。
北岸,王三春通過望遠鏡將南岸的戰(zhàn)況盡收眼底。
看到叛敵軍開始潰退,他立刻放下望遠鏡:“時機到了!”
“輔兵架橋,步軍各營準備渡河!”
早已準備多時的奉軍輔兵們,立刻推著預先制作好的木排、浮箱、纜繩,涌向河邊。
在小船的協(xié)助下,他們將一個個木排連接起來,固定纜索,鋪設木板。
由于南岸的威脅已被海軍艦隊清除,架橋作業(yè)進行得異常順利。
隨后,第一批奉軍精銳在王三春的率領下,開始強渡淮河。
江面上,奉軍艦隊依舊在執(zhí)行火力延伸任務,用炮火驅散潰逃的敵軍,為渡河部隊提供掩護。
當王三春第一個踏上南岸狼尾灘,腳下焦土尚且溫熱。
從戰(zhàn)斗開始到結束,不過兩個時辰。
這場戰(zhàn)斗規(guī)模或許不算空前,但其意義卻極為深遠。
這是兩軍對壘時,第一次用火炮互相攻擊。
后世史家在記述這段歷史時,都將此戰(zhàn)記載為【華夏史上第一次的炮戰(zhàn)】。
喜歡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請大家收藏:()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