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著手機屏幕,鑒定中心的自動回復還停留在眼前。那條消息像一塊石頭壓在胸口,沉得讓我喘不過氣。母親走了,留下一張紙條、一個破塑料袋和一把來歷不明的紫砂壺??晌抑?,真正留下的,是她走進這棟房子時那份沉默的勇氣。
我沒有回江逾白的消息,也沒有起身離開客廳。我只是低頭看著自己的手,然后慢慢打開郵箱,把那封匿名舉報信重新調(diào)了出來。
打印出來的時候,紙張剛從打印機滾出,邊緣還有些微熱。我把文件夾夾好,轉身走出別墅側門,穿過校園小徑,直奔物理實驗樓。
實驗室里燈亮著,通風櫥旁堆著幾瓶試劑,電腦屏幕上Origin程序還在運行上次的數(shù)據(jù)曲線。我插上U盤,上傳匿名信掃描件,又從學校檔案庫里調(diào)出了蘇倩倩上學期提交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綜述》PDF。
兩份文檔并排打開,我連接顯微成像儀,將“的”字局部放大到三千倍。屏幕上的曲線一點點清晰起來——寶蓋頭右肩有一個幾乎難以察覺的下沉弧度,像是書寫者習慣性地頓了一下筆。
我的心跳快了一拍。
我切換到蘇倩倩的論文,在相同位置放大。同樣的字,同樣的結構,連那個細微的下沉角度都一致。不是字體庫的問題,也不是打印機偏差,這是個人書寫習慣在電子排版中殘留的痕跡。
我又換了幾個常用詞比對,“是”“也”“了”,每一個字的筆畫銜接處都有相似的停頓節(jié)奏。這不是巧合,是長期形成的打字肌肉記憶。
我截下對比圖,標注參數(shù),保存進加密文件夾。手指有點發(fā)抖,但不是因為害怕,而是終于抓住了實證的感覺。
走出實驗樓時天已經(jīng)黑了,路燈一盞盞亮起,照在石板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長。我抱著U盤往江逾白宿舍樓走,腳步比來時穩(wěn)得多。
刷卡進入大樓,電梯直達頂層。門開的一瞬間,他正背對著門口坐在書桌前,三塊屏幕同時亮著。
左邊是字體特征提取軟件,界面顯示一組波形分析圖;中間滾動的是知乎網(wǎng)頁,一篇署名“蘇倩倩”的長文正在加載評論區(qū);右邊則是一頁掃描文檔——我一眼就認出來,那是我高三在校報發(fā)表的散文原稿。
我站在門口沒動。
他聽見聲音轉過頭,看到是我,眼神沒什么波動,像是早就知道我會來。
“你查她?”我問。
他點頭,“也在排除其他可能?!?/p>
“所以你也發(fā)現(xiàn)了‘的’字問題?”
“不止這個?!彼酒鹕?,順手端起桌上的水杯走到飲水機旁續(xù)水,“她的標點縮進有固定偏好,句末常用全角空格,段落首行縮進兩個字符但偶爾會多敲一次空格。這些細節(jié)和匿名信完全匹配?!?/p>
我走近幾步,把U盤插進USB口,打開剛才保存的顯微對比圖?!罢`差小于0。03毫米,同一個模板的概率低于千分之一。”
他看了一眼,輕聲說:“我知道你會找到?!?/p>
我沒有回應這句話,目光落在他還沒關閉的知乎頁面上。他不僅收集了蘇倩倩近兩年的所有公開文字,還做了時間線梳理,標記出她情緒波動較大的幾篇發(fā)布時間——恰好都在我和江逾白被傳緋聞前后。
原來他一直在等證據(jù),而不是沖動反擊。
“你現(xiàn)在打算怎么辦?”我問。
“看你想怎么處理?!彼吭谧肋叄Z氣平靜,“可以交給學校紀律委員會,也可以通過技術報告澄清謠言。但一旦公開,就會牽扯更多人?!?/p>
我盯著屏幕上的數(shù)據(jù)對比圖,忽然意識到一件事:“你為什么還要對照我的文章?”
他頓了一下,把水杯放在桌上,沒有直接回答?!拔蚁氪_認,有沒有可能是別人模仿你的風格嫁禍給她,再反過來栽贓你。兩種極端情況都要排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