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措辭,孤是想替他的幾個倒霉孩子洗刷冤屈!”
“殿下教訓得極是!”劉總管在座位上微微欠身。
“樂善侯是外戚,當初你為何不爭奪辦案權?”
太子盯著火苗,臉上笑意未減。
“殿下,樂善侯是國丈,陛下沒有旨意,奴婢哪敢多嘴?”
太子轉過頭看了劉總管一眼,總算是明白皇帝為何對內務府不滿。
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來說,謹小慎微,的確算得上是優(yōu)點。
不過瞻前顧后,則是性格上很大的缺陷。
在同內閣的博弈中,那些智計過人的學士,早已磨掉了劉總管的銳氣。
“老劉,不要怕犯錯!”
看在劉總管對自己還算恭敬的份上,太子開口點撥了一句。
劉總管的才智還是上上之選,急忙向太子請教。
“內務府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太子開口問道。
“制衡內閣!”劉總管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
“朝廷的手都能伸進后宮,孤想問問,你們是如何制衡的?”
“殿下指的是樂善侯一事?”
劉總管沉思了一小會,面帶猶豫。
“只是樂善侯?”太子反問一句。
劉總管無言以對!
山南一案,皇室威信受損,內務府難辭其咎。
而且,在山南官場震動時,內務府也沒有抓住機會進行反擊,白白錯過了大好的機會。
如果不是太子同杜學士交易,恐怕文官集團的那些大佬們,做夢都會笑醒。
“老劉,如果內務府無法有效的制約內閣,其他事你做得再好,也是于事無補!”
劉總管的臉色開始有些難看。
“上次杜學士在背后捅了你一刀,事后雖然你反擊了幾次,不過在孤看來,你那些都不算什么!”
“能替父皇分憂,你這位大總管才會高枕無憂!”
劉總管的臉色愈發(fā)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