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御史也不愿挑刺,朝廷,或者說文官集團,一定出現(xiàn)了重大的問題。
皇帝沒辦法深究,也沒有精力徹查,只能選擇靜觀其變。
就在皇帝謀劃著平衡東線,然后同徐國一較高下的時候,一場刺殺,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
這場刺殺發(fā)生在徐王府,刺殺的對象,是徐王府的五公子。
刺客身著黑衣,身手敏捷,好在王府的護衛(wèi)忠心,又有神秘人搭救。
救下五公子后,神秘人沒有離開,反而亮出了自己的腰牌。
錦衣衛(wèi)!
受到驚嚇的五公子用了許久才平復(fù)下來,然后神色復(fù)雜的謝過錦衣衛(wèi)的救命之恩。
第二日,常遇春請五公子前往錦衣衛(wèi)做客。
面對常遇春展示出來的證據(jù),五公子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刺客來自徐國,籌劃行動的是徐國潛伏在京城的官員。
至于發(fā)出命令的——
是徐王!
五公子想過徐王會使用手段讓自己回國,卻從未想到徐王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
“我這條命——本就是父王給的!”
良久,五公子有些艱難的吐出一句。
“本官可不是在挑撥離間,虎毒還不食子?。 ?/p>
常遇春發(fā)出了一聲輕嘆。
五公子看向常遇春,一言不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