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等到云收雨霽,湖面又漸漸恢復了寧靜。
至于水面之下是否暗流涌動,就無人知曉了!
吳、魯兩國自辯的奏折姍姍來遲,理由也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為防止海盜再次禍害江東,聯(lián)手來了一次演習。
而且兩國理直氣壯的表示,這種演習,以后會成為常態(tài)。
內(nèi)閣嘩然!
這兩份奏折以最快的速度送入了乾清宮,皇帝看后震怒,召太子和鄭親王到乾清宮議事。
太子正在羽林衛(wèi)揮汗如雨,得知消息后,立刻更衣回宮。
等太子趕到乾清宮,鄭親王已同皇帝商議多時。
不知不覺中,鄭親王已開始在朝中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鄭親王認為,既然吳、魯兩國以海盜作為借口,那么朝廷同樣可以在海盜上面大做文章。
太子看向鄭親王,眼神中全是佩服!
“集兩國之力,用了兩百余年,依然無法將海盜徹底鏟除。依臣的愚見,只有兩種可能?!?/p>
“要么,是兩國養(yǎng)寇自重;要么,是兩國無力剿滅!”
鄭親王語速平緩,態(tài)度恭敬,不過每一個字都透出了濃濃的殺機。
“兒臣以為,鄭親王說得極是!”太子在座位上微微欠身。
“說下去!”皇帝臉上的陰霾終于散去。
“還是下旨,讓兩國給出解釋,同時對陳、越、梁三國大力褒獎!”
鄭親王沉寂許久,終于在此刻露出了獠牙。
“既能讓兩國陷入被動,又能分化他們,鄭親王可是獻了一道妙計!”太子笑著稱贊了兩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太子確定不是因為陳國?”
解決了困擾的皇帝心情大好,破天荒的調侃一句。
太子在心里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等從乾清宮退出,太子又開始沖鄭親王埋怨起來。
鄭親王落荒而逃!
步伐之矯健,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已過耳順之年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