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位王爺詫異的目光中,安親王沖太子的背影拱手彎腰。
太子停下腳步,轉(zhuǎn)身見安陽公沖自己行禮,急忙上前扶起。
“有什么事,直接說不就行了?”太子溫和的責備了一句。
“殿下,臣的那個長子雖然不成器,可人還算敦厚。聽說詹事府缺人,能否讓他去看個大門?”安親王覺得自己已經(jīng)低入塵埃。
他口中的長子,也是安親王府的世子,未來的安郡王。
郡王守門?
開什么玩笑!
“堂叔在宗室素有賢名,哪有你說的那么不堪?”
拍著安親王的手臂,太子的語氣十分溫和。
“不過,讓堂叔去詹事府,有些不太妥當。你容孤想上幾日,定會給你個滿意的答復?!?/p>
這算是承諾,安親王立刻喜笑顏開。
其余三位王爺雖然面露笑意,不過心頭都不約而同的冒出一個念頭:
又來了一位分饅頭的!
幾人將太子送至銅輦處便轉(zhuǎn)身離去,太子背著雙手,慢悠悠朝東宮的方向溜達。
趙方純,安親王的長子,二十來歲就接手安親王府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太子,想讓他去內(nèi)務府!
平郡王應付宗室勛貴,已是游刃有余,不過涉及宗室產(chǎn)業(yè)的具體事務,并不擅長。
睿親王倒是不錯,可太子總覺得有些大材小用。
如果能讓趙方純將這一攤抓起來,劉總管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到政務上,替皇帝分憂。
這樣一來,宗室的產(chǎn)業(yè)說不定能夠盤活,太子也不用給那數(shù)千名太監(jiān)安排去處。
回到東宮,太子用過午膳,隨即前往書房瀏覽錦衣衛(wèi)送來的卷宗。
其中有一條消息,引起了太子的注意。
吳王的次子,在邊界狩獵時遇刺。
按常理來說,諸侯家的公子遇刺,這種消息的重要程度,還無法出現(xiàn)在太子的書案之上。
不過,遇刺的是吳王的次子,而且,是在同密國的邊界。
密國,位于吳國與陳國之間,小諸侯之一,一向沒什么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