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有沒有被鄭親王的霸氣所感染,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清楚。
但是,所有人都聽清了四個字:
實力不弱!
朝廷,何時變得實力不弱了?
鎮(zhèn)西軍、定東軍,再加上江東軍,朝廷已有了十余萬兇悍的軍隊。
再加上太子的數(shù)萬軍隊,至少能同吳國一較高下。
覺醒的大佬,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腰板。
皇帝同意了太子的建議。
燕宋兩國,唇亡齒寒。
燕王命準備返回都城的軍隊,從緩沖地帶朝宋國的方向移動。
提及緩沖地帶,那里的百姓已經(jīng)返回到家園,面對著被踐踏的莊稼和毀壞的房屋,他們沒有絲毫的焦慮和痛苦。
太子答應他們,將以二兩一石的價格,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糧食。同時房屋的修繕,也由太子負責。
在十里長廊負責修建防御工事的營造隊伍,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緩沖地帶。
莊園主們商議一番,請求朝廷派官員管理。
對朝廷來說,莊園主們的請求,政治意義要遠遠多過于獲得的利益。
正好三月份已經(jīng)放榜,許多三甲的進士,都免去了漫長的等待,直接被派往緩沖地帶任職。
朝廷上這些經(jīng)歷過科舉洗禮的家伙,一旦認真起來還是十分厲害,他們將緩沖地帶劃分為兩府十縣,準備筑城。
至于筑城的經(jīng)費,則來自于這一次的贖金。
太子大度的表示,如果用他的營造隊伍,朝廷只需要出材料的費用。
至于工匠的工錢,太子愿意自掏腰包。
這是天大的好事,內(nèi)閣立刻同意。
與此同時,太子也挑選了十幾名三甲的進士,充實詹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