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想將這皇城全部清空?”
“兒臣豈敢,三成就足夠了!”太子欠身回話。
“朕只是想替你掃除隱患,不過你似乎還有著更大的圖謀?”皇帝目露探究。
“父皇,諸侯平定后,軍方勢必會崛起一批新貴,皇城內(nèi)得有安置他們的府邸?!?/p>
“內(nèi)務(wù)府的手中如今有多少?”皇帝開口詢問。
“不到十座!”
“確實少了些!”皇帝輕輕點頭。
“而且,兒臣打算再準備一批宅院,供父皇賞賜給極為優(yōu)異的人才。”
“哦?”
“比如丘神醫(yī),又比如陶山長?!碧用摽诙觥?/p>
“他們能在這皇城立足?”皇帝微微皺眉。
“有父皇給他們撐腰,誰敢挑釁?”太子不露痕跡的奉上了一記馬屁。
果然,皇帝眉頭舒展,看起來心情不錯。
“丘太醫(yī)是當世神醫(yī),權(quán)貴們總有求到他的時候;陶老頭的弟子遍布天下,若是有了麻煩,不知有多少人會替他出頭。你的這兩個人選不錯。”
須臾,皇帝對太子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太子謙虛的表示,這都是得益于皇帝的教導。
“說說你的目的!”
知子莫若父,皇帝認為太子一定是在圖謀些什么。
“父皇,兩百余年來,皇城、內(nèi)城和外城界限分明,似乎有一道看不見的屏障,將它們相互隔開。”
“從外城搬到內(nèi)城,只要足夠努力,還勉強能夠辦到。但是想從內(nèi)城搬進皇城,卻是難如登天?!?/p>
說出這幾句的時候,太子神情嚴肅。
“科舉入仕,已經(jīng)給了他們希望。”
皇帝明白了太子的意圖,不過他似乎并不是完全認同。
“父皇,侍郎以上的高官,才有資格在皇城占據(jù)一席之地,可放眼朝堂,又有幾人是真正的農(nóng)家子弟?”太子沖皇帝拱手。
農(nóng)耕時代,百姓能吃飽穿暖,已可稱為盛世。
至于供養(yǎng)家中的子弟求學,大部分的農(nóng)戶都無力辦到。
“難怪你要在皇城之中興辦書院。”
略一思索,從皇帝的口中吐出了一句。
“父皇,這只是開始,等到條件允許,兒臣會以您的名義,在各省興建書院,而且在各縣興辦學堂?!?/p>
這時代的教育體系,還是以各大家族的私塾和書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