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自己這位全軍最高指揮官,更是責(zé)無旁貸,畢竟真要說起來的話,這也算是自己當(dāng)初下達的命令不準確,這才導(dǎo)致手下這幫人傳達了一個含糊不清的軍令。
而這種模棱兩可的軍令在每個人的耳朵里聽到的感覺都不相同,若是心平氣和之人聽到自然無恙,可若是心有怨恨之人,那聽到的含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就比如說有人聽到“人生如夢”這句話時,可能有些人就會覺得人生短暫,要好好珍惜才是,只不過卻并非所有人都是這般想法,也可能有人會覺得人生虛幻,凡事別計較太多,得過且過,活在當(dāng)下才是正經(jīng),所以同樣一句話讓不同心境的人聽起來都是不同的。
另外還有“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因為只有經(jīng)歷過失敗的人,才能更加懂得如何成功。當(dāng)然了,可能也有人會覺得這就是一紙廢話,因為失敗了就是失敗了,哪還來得及成功呢,至于將來的成功也跟當(dāng)下的失敗沒什么關(guān)系。
盡管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這就是一句平平無奇且激勵自己的話,目的就是讓自己更有勇氣面對失敗而已,可依然會有人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毒雞湯,畢竟大家都在向往成功,又有誰會盼望失敗呢。所以不論任何事情都是見仁見智的,而相對論便是此理。
至于眼下的情況便是如此,若自己當(dāng)初下達的軍令非常明確且不容置疑的話,那肯定就不會有人再故意曲解軍令,混淆視聽了,畢竟誰也不想因為自己的一念之私而被砍頭。而眼下這件事壞就壞在高層軍令不明確這一點上了。
隨后,只聽他有些悵然若失的嘆氣道“當(dāng)今得知此事原委,本王深感汗顏無地,實在愧對這西津港的萬千百姓。今日之事,實屬本王大意之過矣,哎~”。
堂下眾將聽后,盡皆無奈嘆氣,同時亦有半數(shù)之人羞愧低頭,因為那些混淆視聽的軍令便是他們這些人一層層傳達下去的。
“之前犯事部隊可曾調(diào)查清楚”?又聽他繼續(xù)問道。
下方康總元聽后,立刻出列,拱手道“啟稟王爺,士兵所犯罪行大致已經(jīng)調(diào)查清楚,因為其中包含人員太過廣泛的緣故,所以幾乎并沒有哪支部隊能夠完全幸免,數(shù)來數(shù)去,也只有潘越洋潘將軍從屬的部隊嚴守軍紀,并未做出任何擾民的行徑。至于其他人部隊……哎~,行之眾也,責(zé)之廣也”。
而康總元的話更是讓他皺眉不止,至于對方的意思他自然也能聽的明白,就是說這次的事件幾乎已經(jīng)襄擴全軍,根本無從判罰,因為法不責(zé)眾嘛。
緊接著,又聽他由衷贊嘆道“潘將軍治軍嚴謹,旗下士兵恪守軍紀,實屬我軍之楷模,三軍之榜樣也。傳本王令,賞潘越洋白銀兩千兩,記大功一件。將其功勛傳頌三軍,以明我軍之軍紀軍威”!
潘越洋聽后,當(dāng)下也不遲疑,立刻出列,拱手道“謝王爺恩典,末將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以報王爺之盛恩”。
至于這潘越洋心中的想法,其實他多少也明白一些,這家伙當(dāng)然不是什么生性良善之輩,正所謂俗話說得好,慈不掌兵,仁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嘛。
而這潘越洋曾經(jīng)也是周國海軍,只不過因為戰(zhàn)敗的原因,這才加入己方部隊的。而對方原本就是周國人,對于周國百姓自然也是有感情的,所以對方下令善待百姓的舉動也可以理解。至于其他的將軍則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海濱國出身,本身對于周國就沒什么感情,所以對周國人自然也不會手下留情。
雖然他心中明白潘越洋的想法,可眼下這件事對方做的也確實正確,屬實值得表揚,不論對方之前是出于何種目的才這樣做的,可如今帶來的實際效果也確實能給己方三軍帶來表率的作用。所以他才會對其進行封賞,并且大加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