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為錦褥,浩瀚展胸襟。
大地做塌廬,安穩(wěn)度晨昏”。
當王春峰來到近前時,只見瑾萱也正在人群中駐足觀望。聽這酒鬼吟詩,王春峰心里卻是沒來由的感到一陣好笑,心想這家伙有點意思啊,在這寒冬時節(jié)里還以天為蓋地為廬,怕不是有什么大病吧。不過聽他做的這詩,估計這家伙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就是不知道這個略有文采的人為何會淪落至此,畢竟在這個時代的才子一般還是很清高的,幾乎不會有讀書人如此不顧形象的狀若癲狂。
王春峰看著周圍人群雖然大多都是指指點點,可大家卻盡皆一臉同情甚至是憐惜的表情,這倒是讓他有些不解了,心想這世界的人何時都變得這么友愛了,人們會對一個陌生的酒鬼表現(xiàn)出關愛之情,也實屬難能可貴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瑾萱見他滿臉好奇的樣子,則是緩緩湊近他耳邊,輕聲解釋道“這個人郎君你也認識的,他就是我車國的大文豪司馬同昭”。
王春峰聽后頓時一愣,也同時回憶起了這司馬同昭,不由自主的說道“司馬同昭?寫小說編排我的那個?我靠!這些寫小說的作者,日子都過得這么悲慘的嗎?這簡直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啊,實在是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瑾萱卻是沒聽清他說的什么,滿臉疑惑的向他看來,問道“郎君你在說什么”?
王春峰則是搖搖頭道“沒什么,瑾萱你說這個人就是那個用文字胡說八道,杜撰咱們愛情故事的司馬同昭嗎”?
瑾萱聽后,頓時有些氣惱的瞪了他一眼,沒好氣道“哪里胡說啦!人家寫得多好呀,我們車國的人都非常喜歡他寫的作品。不錯,他就是那司馬同昭”。
王春峰卻是有些無語的看著那瘋瘋癲癲的司馬同昭,不由得再次問道“瑾萱你不是說這個人極富聲望么,怎么他這日子混的這么慘啊,看他這樣又哪里有一點大文豪的樣子,簡直是辱沒了斯文”。
瑾萱聽后,卻是輕輕搖頭,嘆了口氣,緩緩說道“這司馬同昭歷來便是如此,或許像他這等的文人墨客,骨子里都流淌著一股放蕩不羈的血液吧。昔年,父王曾有意召他入朝為官,豈料此人心性高潔,竟在朝堂之上,當著父王的面,毅然決然地拒絕了這份榮耀。而他更是揚言,寧做街頭不屈魂,不為斗米折節(jié)腰,其氣節(jié)之堅,著實令人動容。
當時,他的舉動無疑觸怒了父王,而父王在雷霆震怒之下,當場便要治他的不敬之罪,甚至還要將他斬殺于朝堂之上。然而,這司馬同昭在民間卻是聲望極高,再加之百官也紛紛為他求情,最終父王無奈,只得放他重歸鄉(xiāng)野,任其逍遙自在。
曾也有書社雅樓,欲將其著作登記成書,進行高價售賣,以求名利雙收。但司馬同昭卻堅守原則,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堅稱,自己的文章乃為天下人所作,無論商賈富戶,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鄉(xiāng)野農民,乃至街邊乞丐,皆可讀之。書社的那些人見他如此固執(zhí),卻也無奈,只得將其著作裝訂成冊,平價售賣,而司馬同昭則分文不取,只要有人索求,他便慷慨的將書稿相贈。
也正是因他的這份高風亮節(jié),使得城中百姓對他更加仰慕。他那不羈的性格,也被世人尊稱為文人的氣節(jié),風骨。盡管生活清苦,他卻也活得自在灑脫。無論身處何方,總有人為他準備吃喝,供他溫飽。就連這城中最大的青樓,萬春樓里的姑娘,都曾放出話來,只要他司馬同昭愿意踏足樓中,那她們非但分文不取,還愿意傾盡所有,只求與他共度金宵良辰”。
喜歡春風玉露請大家收藏:()春風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