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之后,寶物便又來到了一位名曰賴名方的鍛造世家的家主手中,只可惜那賴家雖然小有實力,可卻依然不配擁有此等至寶,主要是他們家沒有守護寶物的實力,而這寶物卻會給其帶來禍患。
最終,賴名方一家也未能逃脫厄運,全家被人屠光殺盡,寶物也被隨之搶走。
之后又兜兜轉轉的易手了十數次,最終是被卞氏家族的族長收入囊中,盡管當時的山海城中卞氏家族極其龐大,幾乎屬于整個山海城區(qū)域最龐大,勢力最廣闊的家族,同樣也掌握著山海城地區(qū)的經濟和軍事命脈。
正當大家都覺得這寶物終于塵埃落定,有了最終歸屬之際。卻不想這城里的腥風血雨終還是驚動了朝廷,傳到了皇帝猹尕的耳中,盡管當初的批麻則事件已經過去了數十年,可那龍鳳匕首卻依然是猹尕心中的詬病。
于是,猹尕立刻差人向卞家索要批麻則遺物??僧敃r的卞家卻自認為天高皇帝遠,再加上其自身實力也確實不俗,所以便公然拒絕交出寶物。
當猹尕得知卞家公然抗命后,當即大怒,并且當時的猹尕正值意氣風發(fā)之時,又豈能任由一個地方勢力公然反抗己身意志,于是便立刻發(fā)兵征討卞家。
盡管當時的卞家頑強抵抗,可奈何雙方實力相差太過懸殊,卞家僅僅依靠一城之力自然完全無法與整個國家相抗衡。最終,猹尕大軍成功攻破山海城,將卞家全族上下四千多人悉數斬殺,只有族中數人因為早早離開的緣故,才僥幸留得一命。
并且從那之后,猹尕便下令天下所有卞姓之人立刻更命,這世上絕不允許再有卞姓之人。而當時的國內卞姓之人迫于無奈之下,大部分人也只得改姓求生,至于那些不愿拋棄祖姓之人也紛紛舉家逃往國外避難。
此時再說那批麻則遺物的事情,當初在猹尕大軍氣勢洶洶來臨之前,卞家的家主便做了萬全打算,提前給自己家族留好了退路。他讓自己的小兒子拿著那批麻則遺物早早的便離開了山海城,去往他處避難,而事情結果也果然不出意外的應驗了卞家家主的憂慮。
估計在他當初被行刑的前一刻,他心里也是萬分慶幸自己提前把人送走的。
而那卞家的小兒子當時雖然離家,可卻并未走遠,而是就在山海城附近的一處偏僻鄉(xiāng)村中暫時避難。同時也在隨時關注山海城內的動向,隨著戰(zhàn)事的不斷推進,和山海城卞家勢力的節(jié)節(jié)敗退,那卞家小兒子的心也同樣是越來越涼,盡管他非常想要重歸家門,與大家并肩作戰(zhàn),可臨走時父親的嚴令卻還不斷的在他心間響起。而他自然也明白父親為了延續(xù)家族的想法,所以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家族勢力一步步的被消滅殆盡。直到城破家亡之際,盡管當時他人還活著,可心卻已經死了。
若那卞家小兒子從此隱姓埋名的話,倒也能安穩(wěn)渡過一生,畢竟這世上已經在無人知曉他的真實身份,可奈何此子在目睹了自己家族親屬一個個慘死在自己面前后,卻是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之后,他便找了一處隱蔽的山脈,又利用家族之前積累在暗處的積蓄,開始招賢納士,廣收人馬。
剛開始的時候,他也只是山中的小股山賊勢力,朝廷自然也沒有將他放在眼里,還以為他就是一伙普通的山賊而已。
可隨著他手下勢力的不斷膨脹,也終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而朝廷自然不能任由其發(fā)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于是便開始派兵剿滅其手下勢力,只不過這卞家小兒子卻十分善于戰(zhàn)陣謀略,朝廷前后兩次出兵,都被其利用奇謀巧計所擊潰,并且還讓其順勢占領了幾座城池,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據地。而卞家小兒子自然也利用城市中繳獲的錢糧和之前家族積攢的巨大財富,再次擴展手下勢力,當時已經隱隱有跟朝廷分庭抗禮之勢了。
猹尕眼見對方勢力越做越大,終于才開始正視這件事情,首先派出了自己手下三大將之一的珈左士,領兵五十萬征討叛逆??杀艘粫r,此一時,那卞家小兒子如今的勢力卻是絲毫不弱于珈左士帶領的兵馬。
后來,雙方約戰(zhàn)在大湖區(qū),也就是當今周國境內的太湖。而卞家小兒子則是利用自創(chuàng)的八伏圍殺陣,成功將珈左士旗下的部隊一層層引入己方包圍圈之中,最終徹底擊潰對方。
而珈左士戰(zhàn)敗的消息也以極快的速度傳遍各地,不脛而走。頓時,全國震動,而那些原本就散落在各地的流寇盜匪和反朝廷勢力也仿佛找到了組織一般,紛紛前來投靠報效,準備共商大計,一舉推翻猹尕統(tǒng)治。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世家大族也紛紛在摩拳擦掌,準備趁亂崛起,分一杯羹。
只不過那卞家小兒子統(tǒng)兵打仗的本事雖然大,可有關于識人管理方面的才能卻是欠缺的很。
以前的時候,他充其量就是一個山寨的寨主,手下人都是因為兄弟義氣才聚集在一起,并沒有太多權利和地位的糾紛,所以大家可以團結一心,并肩作戰(zhàn)。可隨著勢力的快速擴大和各方勢力的投效加盟,那其中要處理的事情就太多了,而這些事情也正是卞家小兒子所不擅長的。
于是,就當他們舉起義旗,宣布自立之后,他們的事業(yè)也開始了下坡路,首先是遭遇了朝廷的各路大軍圍剿,因為卞家小兒子下屬的各方勢力勾心斗角,互相猜忌的原因,所以導致大家各自為戰(zhàn),互不相信,更有人因為權力分配不公而心生怨恨,故意陷害同僚。
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當初不可一世的起義軍部隊就變得岌岌可危起來。當然了,最終導致起義軍分崩離析的還是卞家小兒子親自領軍跟猹尕御駕親征的關鍵性一戰(zhàn)。
盡管卞家小兒子對于戰(zhàn)陣技法頗精,可猹尕更是百年難遇的天之驕子,又曾率領大軍統(tǒng)一全國,而在其英明的領導能力和凝聚力之下,最終則不出意外的擊潰了卞家小兒子的部隊,大破起義軍。
在卞家小兒子落敗后,原本就各懷鬼胎的起義軍則立刻就散了架,全部人都是逃的逃,跑的跑,曾經不可一世的龐大勢力也全部化為夢幻泡影。
若是因為單純的卞家小兒子一次戰(zhàn)敗,那其實也并不會導致起義軍徹底潰散,因為根據當時流傳下來的記載來看,當初的起義軍勢力完全可以跟朝廷分庭抗禮的,哪怕是一兩次戰(zhàn)敗也并不會影響大局。而導致事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卞家小兒子用人失誤所導致的。
因為在當時的起義軍隊伍里,充斥著大量的奸細,甚至有些奸細已經爬到了很高的位置。
而卞家小兒子最后敗走天圣山,自然也是因為身邊細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