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崩潰了。
穿著單薄柔軟的繡花鞋,走了這半天的功夫。
十多里路,兩根腿仿佛被灌了鉛,兩只腳也都出泡、流血。
還有高高懸在天空的日頭,又毒又辣。
一路走來,官道兩側(cè)連棵樹都沒有,也就沒有樹蔭。
又累又痛、又曬又渴,王嬌覺得自己的靈魂都飄出了身體,整個人已經(jīng)快要死過去。
好不容易停下來,能夠吃飯了,發(fā)的糧食還是這種豬狗都不吃的野菜團子。
王嬌真的受不住了!
她會這般“嬌氣”,不只是身份的緣故,亦有重生節(jié)點的因素——
她重生在武昌侯府全家下大獄的第三天傍晚。
過去這三天里,不管是吃過的餿飯、泔水,還是遭受到的獄卒辱罵、嘲諷,都是上輩子的事兒。
她早已忘記。
意識到自己重生了,王嬌只顧著興奮、歡喜,就連咕咕叫的肚子,都被她暫時忽略掉了。
她的記憶里,并沒有在大理寺牢房的種種苦難,也淡化了半塊黑面餅子都能被哄搶的親身經(jīng)歷。
且,在前世,根據(jù)王家人的講述,他們流放的時候,因著命好,并沒有吃太多苦。
從太夫人到王之禮,沒人告訴王嬌,他們曾經(jīng)吃過難以下咽的野菜窩頭。
反倒是性格外向、言語魯莽的王之義,不止一次地回味當年流放路上吃過的美食。
什么紅燒肉,什么鯽魚湯,什么烤兔子,什么叫花雞……就連路邊的野菜、野果,都能被烹制成美食。
也正是因為以王之義為首的王家人,從未提及苦難,反而不停懷念,王嬌才對流放有了錯誤的認知。
在王嬌看來,流放并沒有什么可怕的。
不說王之禮等成年男丁了,就是李氏一個孕婦,都能平安度過,還將肚子里的孩子養(yǎng)得極好!
在這樣的認知下,王嬌才會爭著搶著要來流放。
“怎么會這樣?”
“明明上輩子不是這樣??!”
“四哥所說的紅燒肉、叫花雞呢?”
“……好餓!好渴!頭好暈!”
王嬌接連受打擊,心態(tài)便有些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