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操心這些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還不如好好準(zhǔn)備下個月的婚禮呢。
是的,婚禮!
七月初一的相看,趙氏和楊鴻對彼此都很滿意。
他們相對而坐,就像一對生活了很多年的老夫妻,緩緩地說著各自的情況,以及對對方的要求。
兩個人到中年的男女,沒有什么激情燃燒,有的只是相互扶持的平淡生活。
趙氏要給女兒找個靠譜的“娘家”,為自己找個穩(wěn)妥的依靠;
楊鴻要為楊家聘個賢惠的當(dāng)家主母,為兒子們找個能夠操持婚事、主持中饋的婆母。
兩人貌似沒有一絲感情,只有利益的交換,反倒談得無比順利。
見面不到半個時辰,兩人就開始商量起了婚期。
“就八月初六吧。是個難得的好日子!”
楊鴻選定了一個吉日。
不能怪他著急,實在是家里真的需要一個主母。
四個兒子的婚事啊,不能再耽擱了。
還有母親,六十多歲的人了,早該頤養(yǎng)天年,而不是被繁重的家務(wù)、繁雜的人際往來所束縛。
……至于趙氏提出要帶著女兒一起嫁入楊家的要求,楊鴻完全沒有意見。
他甚至提前帶入繼父(或者老師)的身份,準(zhǔn)備給十三歲的小娘子,擬定一個學(xué)習(xí)計劃。
趙氏這邊呢,見楊鴻提到王姒的時候,儒雅端方中帶著包容、慈愛,一顆懸著的心,便安穩(wěn)了許多。
父親果然沒有說錯,楊大學(xué)士是個端方君子,他人品好,即便沒有所謂的感情,也會因著責(zé)任而好好對待她們母女!
投桃報李,趙氏知道楊鴻的心事,便開始暗自搜尋適合幾個繼子的小娘子。
挑選兒媳婦?
趙氏有經(jīng)驗。
不過,楊家與王家到底不同。
楊家是清貴文官,王家則是武勛門第。
兩家出身不同,交際圈就不太一樣,挑選兒媳婦的標(biāo)準(zhǔn)與目標(biāo)人家也會有所不同。
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最重要的一點(diǎn),楊鴻那兒應(yīng)該有個大致的名單。
趙氏要做的,就是幫忙探聽,繼而進(jìn)行篩選,最終確定目標(biāo)。
趙氏有信心做好。
可以說,趙氏和楊鴻這對中年的半路夫妻,沒有年輕人的甜蜜曖昧,也沒有癡男怨女的激情蕩漾,他們直接進(jìn)入到了老夫老妻的模式。
兩人的婚期定了,楊、趙兩家開始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