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從信亦有類似的看法:“有些教養(yǎng),讀過書,可惜家境不好!”
“趙掌柜,這位是蘇行舟蘇公子,永嘉十七年的秀才。”
王姒笑著為蘇行舟做介紹,“蘇公子飽讀詩書,精通算術(shù)!雖沒有做過賬房,但,賬冊什么的,想來也是看得懂的!”
后半句話,王姒略謙虛。
那日在食肆門口,偶遇了這位前世頗受重用的戶部尚書,王姒雖然覺得沒有必要,卻還是考校了一番。
蘇行舟不愧是日后能夠成為皇朝財政大管家的人,即便還沒有入仕,沒有在六部衙門歷練,他也有著算術(shù)的天分。
他對數(shù)字有著天然的、極高的敏銳度。
不說簡單的賬冊了,就是鹽商找專人精心制作的假賬,蘇行舟也能發(fā)現(xiàn)問題。
咳咳,前世給王家翻案的時候,王姒查到了真正與鹽商勾結(jié)的貪官。
諸多證物中,就有鹽商炮制出來欺瞞朝廷的賬冊。
那時王姒好奇古代的賬務作假的方法,便重點研究了一下那些賬冊。
她記下了一些,重生后,她早有計劃要做生意、搞錢,便隨手謄抄了幾筆。
唔,就把這個當做聘請賬房先生時的筆試題目吧。
遇到蘇行舟是個意外,沒辦法,王姒前世用過的官員太多了,她不可能一一記下。
重生后,她沒有刻意地去尋找前世的故人。
遇到了,是緣分;
遇不到,亦是天意。
蘇行舟是個人才,提前遇到了,那就“順應天意”地收為己用吧。
二十歲的蘇行舟啊,還沒有考中科舉,入朝為官。
王姒不知道這般年輕的他,是否像前世那般能干。
她便拿出了考題,蘇行舟則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很好!
就是他了!
在這位蘇尚書發(fā)跡前,就先給她做個賬房先生吧。
“小姐放心,蘇某雖不才,卻還是看得懂賬冊的!”
蘇行舟不知道未來的前途,他聽到王姒的話,再次躬身,“這些賬冊,蘇某會認真查閱!”
蘇行舟的出現(xiàn),旁人也就罷了,混在一眾仆役中的某個伙計,忽地瞪大了眼睛。
王姒進來的時候,小伙計還沒有仔細看,就被沖上來的護衛(wèi)按住了。
隨后,他就低著頭,不敢直視“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