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元年春汴京皇城
紫宸殿內,鐘鼓齊鳴,百官肅立。
少帝趙煦(哲宗)端坐于龍椅之上,身姿挺拔,雖面容猶帶少年銳氣,但那雙曾經隱忍多年的眼睛,此刻已燃起不容置疑的帝王威焰。他終于徹底擺脫了祖母高太皇太后的桎梏,正式親政,這位隱忍多年的少年天子,甫一掌權,便顯露出不同于祖母的銳意與果決,改元紹圣,明志繼承父皇神宗未竟之業(yè),朝野為之震動,暗流洶涌的汴京城,迎來了一場權力的更迭。
目光投向四方:
北方大遼,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日久,雖因內部貴族傾軋及與女真部落的摩擦,暫無大規(guī)模南侵之力,但邊境線上,小股騎兵的試探、摩擦從未止歇,如同一頭蟄伏的巨獸,隨時可能亮出獠牙。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權傾朝野,與皇太孫耶律延禧的矛盾日益尖銳,這內部的動蕩,暫時掩蓋了南下的鋒芒,卻也埋下了更大的隱患。
西北西夏,梁太后與其兄梁乙埋把持朝政,年幼的夏崇宗李乾順形同傀儡。西夏鐵騎倚仗地利,時而寇邊,時而求和,反復無常。據(jù)傳,深居西夏皇宮深處的太妃李秋水,雖看似不理俗務,但其掌控的勢力與深不可測的武功,始終是宋廷西陲最大的擔憂之一。
西南吐蕃,自宗喀地區(qū)唃廝啰政權衰落后,各部族分立,難成氣候。然吐蕃國師鳩摩智自中原鎩羽而歸后,便深居簡出,與一名瘋癲僧人閉關精研佛法武學,其麾下勢力依舊不容小覷,且其對中原武林,尤其是少林、武當?shù)膱?zhí)念未消,猶如高原上的禿鷲,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南方大理,保定帝段正明賢明,鎮(zhèn)南王段正淳輔政,境內相對安定。段氏一陽指、威震南陲,與宋廷關系和睦,通商頻繁,是為數(shù)不多能讓汴京稍感寬心的鄰邦。
視線轉回中原武林:
武當山,自喬天開創(chuàng),獲封“護國道宗”,編纂《萬壽道藏》以來,已過十幾載。天下道門菁英匯聚,宮觀依山就勢,鱗次櫛比。每日晨鐘暮鼓,香火鼎盛,前來拜師學藝、聆聽道法者絡繹于途。
更為人稱道者,乃是武當獨特的武學體系。山門廣場之上,數(shù)百弟子每日演練太極,動作舒緩圓活,看似柔和,實則內含陰陽互濟、以柔克剛的至高武理,勁力含而不發(fā),氣韻綿長。此乃喬天掌門融匯道家真諦所創(chuàng)之基,旨在讓弟子于慢架之中,篩選心性上佳者。
而自少林宣布封山百年,這巍巍武當,便已毫無爭議地成為了中原武林之泰斗,聲望如日中天。
少林寺,自靈觀禪師于皇城坐化,了結與護龍閣因果后,便依約封山百年。寺門緊閉,弟子罕出,仿佛徹底淡出江湖紛爭。唯有藏經閣內,掃地僧依舊日復一日地清掃落葉,弟子虛竹,則于佛法武學之上,展現(xiàn)出令人驚異的慧根與進境,只是懵懂天性未改,尚不知自己承載著少林未來的希望。
丐幫,自喬峰因身世之故,留下打狗棒,飄然離去,不知所蹤。幫主之位空懸,幾經波折,最終竟落在一個名為游坦之的年輕弟子身上。此人武功雖得奇遇而突飛猛進,性子卻優(yōu)柔寡斷,更令人費解的是,他對一個名為阿紫的嬌俏少女言聽計從,百依百順。那阿紫精靈古怪,手段時而狠辣,丐幫諸多事務,竟似由此少女幕后操控,幫中長老雖多有不滿,奈何游坦之手持打狗棒,武功又詭異高強,一時也無可奈何,偌大丐幫,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
汴京皇宮大慶殿
“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拜聲,響徹云霄。白玉階下,文武百官、宗室勛貴、各國使節(jié),乃至護龍閣代表,皆躬身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