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折,心中泛起酸楚。
想想自己日夜操勞,連寵幸妃嬪的時間都沒有;而兒子在外美酒佳人相伴,還拐回了趙國的舞姬雪女和新鄭的琴姬弄玉,更從韓國帶回了胡美人。
雖說那胡美人確實姿色出眾。。。
嬴政暗自不爽:這太子當(dāng)?shù)靡蔡珢芤饬耍?/p>
我這次返回咸陽,一定要讓天兒參與朝政事務(wù)。
身為太子,早些熟悉政務(wù)也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模?/p>
嬴政計劃著如何讓嬴天衡分擔(dān)政務(wù),甚至想象著怎樣"壓榨"這位年輕的太子。
恰在此時,殿外傳來稟報聲:"大王,胡姬帶著十八公子胡亥在殿外求見。
"
"胡姬和胡亥?"嬴政微微蹙眉,心中疑惑,他們母子此時前來有何要事?
"讓他們進(jìn)來吧。
"嬴政當(dāng)即回應(yīng)道。
胡姬乃嬴政后宮中的一位異域美人,因其體內(nèi)流淌著胡人的血脈,故得此名,正巧與匈奴頭曼單于的寵姬同名。
兩年前,她為嬴政誕下十八公子,取名胡亥。
嬴天衡與胡亥交集甚少,僅有一兩面之緣,對其并無好感。
不過,只要胡亥安分守己,看在其父的份上,嬴天衡也不會刻意針對。
未來的事尚未發(fā)生,過早下定論并無意義。
有嬴天衡在,胡亥翻不出什么風(fēng)浪。
或許是因為已經(jīng)有了出色的繼承人,嬴政對其他子女并不嚴(yán)苛,只希望他們平安度日,因此對這些子女的關(guān)懷也更多了些。
嬴天衡不在時,幼子胡亥自然更受寵愛。
胡姬牽著胡亥踏入大殿,見夏阿房也在場,眼中閃過一絲嫉恨之色。
夏阿房在嬴政心中的分量舉朝皆知——后宮無人能及,更何況她乃嬴天衡生母,旁人巴結(jié)都來不及。
"胡亥拜見父王!"
稚嫩的童聲磕磕絆絆地響起,年僅兩歲多的胡亥竟有模有樣地向嬴政行禮。
在君王的威嚴(yán)面前,能做到這一步已屬不易。
胡亥牢記母親的叮囑:務(wù)必要討父王歡心,贏得寵愛。
"亥兒表現(xiàn)不錯,看來近日功課用心了。
"嬴政龍顏大悅,示意母子二人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