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尚有李牧坐鎮(zhèn),兵馬亦不下二十萬。
真正令他寢食難安的,是白起!
如今白起率四十萬雄師伐齊,齊國覆亡已成定局。
一旦齊地盡歸秦土,白起調(diào)轉(zhuǎn)兵鋒,趙國必將腹背受敵。
屆時縱使李牧有通天之能,亦難挽狂瀾。
趙偃追悔莫及,早知今日,當初便不該允秦借道。
如今災禍臨頭,方知廉頗、李牧諫言之明。
可若當初拒絕秦軍,只怕自己早已身首異處……
郭開上前奏道:“王上,李牧將軍正率十萬精兵與嬴天衡對峙,必令秦軍鎩羽而歸!”
言罷,他神色懇切,未敢暗中挑撥。
值此存亡之際,即便趙偃再寵信于他,亦不容半點異心。
此刻,趙偃最需的,便是一線希望!
趙偃沉吟片刻,決然道:“傳令!趙國已至生死存亡之秋,舉國備戰(zhàn),務必擊退秦軍!封李牧為三軍統(tǒng)帥,再遣司馬尚增兵十萬馳援,誓破秦軍!”
原本為求穩(wěn)妥,趙偃欲遣廉頗領(lǐng)兵增援。
奈何廉頗正代李牧戍守北疆,抵御匈奴,分身乏術(shù)。
更何況,若調(diào)離廉頗,縱退秦兵,匈奴鐵騎趁虛南下,趙國亦將萬劫不復!
趙偃厲聲喝道:“傳旨李牧!寡人予他兵馬、糧餉、軍械,唯有一令——務必大敗秦軍,絕不容敗!”
郭開躬身附和:“王上英明神武,李牧將軍必不負所托,秦軍必??!”
滿朝文武齊聲贊頌——
“王上圣明!”
“王上如旭日普照趙國,恩澤蒼生!”
大王英明神武可比當年趙武靈王更勝一籌,得遇明君實乃趙國百姓之幸。
"微臣對主上的仰慕之情如江河奔涌不息,似春潮澎湃難抑。。。"
殿內(nèi)諛辭如潮,這些郭開的心腹都是經(jīng)過精心調(diào)教的,舌綻蓮花之際直把趙偃夸得心神蕩漾。
看來寡人當真圣明!
這般贊譽著實悅耳。。。
再多說些。。。
"哈哈哈。。。"
趙偃開懷大笑,揮袖傳令:"備宴!召集歌姬樂師,今夜寡人要與眾卿痛飲至天明!"
心頭大患既除,他便徹底放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