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趙卒以刀擊盾,聲震九霄:“殺——!”
李牧倏然躍離馬鞍,穩(wěn)穩(wěn)落在戰(zhàn)車頂端。
隨著令旗揮動,盾陣推進如銅墻鐵壁,箭雨蓄勢待發(fā),鐵騎兩翼包抄,長槍兵結陣突進——雖只五百人,卻似千軍萬馬奔涌而來!
遠處觀戰(zhàn)的王翦愕然失色:“怎就突然動起手來?李牧用兵如神,當年我觀摩其戰(zhàn)陣多次,自嘆弗如。
殿下此番實在魯莽!”
蒙恬嘆道:“李牧將軍堪稱趙國柱石,更是華夏英豪。
戍守北疆二十載,獨擋狼族十萬大軍。
昔年雁門關一役,更是大破二十萬異族聯軍,斬首十萬級。
若非殿下橫空出世,他本該是六國頭號名將,亦是我大秦東進最大勁敵。
”
而今時局已變——不僅趙國武安君復生,大秦殺神白起亦重臨世間。
兵家英杰,各有通天手段。
王翦與項燕皆為兵形勢家,講究以勢取勝,統帥大軍如臂使指,兵力越多越能展現其威,因此統兵之數,對他們而言自是不嫌多。
李牧與白起則屬于兵權謀家,戰(zhàn)術詭譎多變,正奇相輔,常常令人防不勝防。
然而,白起是個異類,既能統御五十萬大軍,亦能詭計百出,將兩派之長熔于一爐。
王翦與李牧統兵風格迥異,兵力多少直接影響勝負,各自的優(yōu)勢難以發(fā)揮,若論兵法造詣,二人實難分出高下。
此刻,戰(zhàn)場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這場比斗的結果。
雖只是一場小規(guī)模交鋒,可勝者必將士氣大漲,尤其是秦國——若嬴天衡麾下這十九人真能擊潰五百趙軍精銳,秦軍斗志必將大振。
試想,區(qū)區(qū)十幾人便能擊敗五百敵軍,趙軍二十萬之眾,又憑什么與秦軍十萬抗衡?
嬴天衡目光冰冷,沉聲喝道:“殺!”
◆
“李牧已布下軍陣,太子殿下僅有十幾人,此戰(zhàn)恐難取勝……”
王翦眉頭緊鎖,心中憂慮。
果然,李牧揮動令旗,五百士卒結陣而立,他腰間佩劍未出,卻已氣勢逼人:“擊潰秦軍,揚我國威!”
趙軍齊聲吶喊,但臉上多少有些尷尬。
對方不過二十人,談何“擊潰”?即便勝了,也羞于提起!至于敗——可能嗎?五百對二十,怎么輸?
“殺!”
嬴天衡一聲令下,燕云十八騎與無雙鬼同時行動。
燕云十八騎行如疾風,猛如烈火,所過之處,生機盡滅,一旦出手,便無回頭之路!
未及近身,十八騎已挽弓射箭,隨后沖入軍陣,拔刀劈砍,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