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月余,科舉新政已傳遍秦國,就連四國也有所耳聞。
各方反應(yīng)卻是天差地別。
貴族們寢食難安,卻又敢怒不敢言。
在嬴天衡的威勢之下,他們連大氣都不敢出。
寒門子弟若能通過科舉入仕,對貴族而言無異于滅頂之災(zāi)。
即便貴族子弟入仕的機會十倍于平民,可平民的數(shù)量卻是貴族的千萬倍。
長此以往,不出二十年,朝堂必將易主。
商君變法已然削弱了貴族的根基,如今科舉新政更是雪上加霜。
嬴天衡分明是要培養(yǎng)寒門勢力來制衡貴族。
即便看透這步棋,他們也無可奈何——如今的秦國,完全是嬴天衡一人之天下。
除非他們這些人膽敢造反,否則根本無法說一個不字。
嬴政牢牢掌控著秦國百萬大軍,若沒有他的命令,連大將軍也無法調(diào)動一兵一卒。
即使有人心懷不軌,也無力撼動他的地位。
再說了,誰又能逃得過無孔不入的不良人?
想通這些后,貴族們只能嘆息,束手無策。
與之相反,平民百姓聽聞此事后,先是震驚,再是難以置信。
千百年來,他們一直處于最底層,除非天資卓絕又得貴人提攜,否則難以翻身,世代貧苦。
如今嬴政一紙詔令,竟打破了貴族壟斷仕途的局面。
許多人甚至不敢相信——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向來視他們?nèi)鐗m土,怎會允許他們踏入官場?直到朝廷一再聲明,百姓們才漸漸相信這是真的。
尤其那些讀書人,更是心潮澎湃。
多少寒窗苦讀之士,只為得到一次舉薦的機會,施展抱負(fù)。
可大多數(shù)人卻連門路都找不到。
而科舉的出現(xiàn),讓他們終于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或許真能一鳴驚人!雖未正式推行,但希望已近在眼前。
四國百姓半信半疑,真有這般好事?盡管如此,他們心中仍燃起一絲期待,只待消息傳來,便知真假。
此刻,炎黃學(xué)宮已成為天下矚目的焦點!
……
繁華的咸陽城人流如織,不僅有本地百姓,還有來自四國的游歷者、商人,以及那些渴望出人頭地的寒門學(xué)子。
他們紛紛涌入此地,想親眼看看秦國的科舉究竟是真是假。
正午時分,兩名氣質(zhì)出眾的年輕男子漫步街頭,正是韓非和嬴天衡。
韓非聽聞科舉一事,懊悔未能親歷,便拉著嬴天衡出來一探究竟,順便再聽他細(xì)說其中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