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消息早已傳入邯鄲,城中暗使已悄然動身,向都城疾馳而去。
此后半月,李牧緊閉城門,避戰(zhàn)不出,而嬴天衡亦不強攻,雙方僵持不下。
邯鄲城內(nèi),相國府邸。
郭開端坐于案前,埋頭批閱如山政務(wù)。
自秦滅韓、燕后,天下風(fēng)云再起,秦趙之爭愈演愈烈。
若非李牧力挽狂瀾,趙國恐已覆亡。
秦趙戰(zhàn)火重燃,郭偃雖坐臥不寧,卻仍沉迷酒色。
國中大小事務(wù),盡數(shù)交由郭開處置。
一時之間,郭開權(quán)勢煊赫,成為趙王之下第一人。
然而,大權(quán)在握的郭開并無半分喜色,只因他尚有忌憚之人——李牧。
郭開深知,若想保全趙國與他自身權(quán)位,唯有全力支持李牧。
可每每念及國人只知李牧而輕賤自己,甚至罵他為奸佞之徒,他便暗恨難消。
如今趙國仰仗李牧,郭開縱有不滿亦不敢妄動。
若非顧忌前日傳來的那些風(fēng)聲,他早已對李牧下手。
“相國大人……相國大人……”
門外,家仆急促的呼喚聲驟然響起。
郭開眉頭緊鎖,沉聲道:"本相不是吩咐過,若無要事不得打擾。。。。。。"
"相爺,是貴客登門。
"
門外管家非但未露懼色,聲調(diào)反提高三分。
"這個時辰哪來的貴客?莫非。。。。。。"郭開暗自思忖。
自秦滅燕韓后,他便料到戰(zhàn)火將蔓延。
趙國與秦接壤,為保權(quán)位,他早向其余四國暗通款曲。
可惜始終杳無回音——其實他最屬意秦國,畢竟秦軍勢如破竹,投奔他國終非上策。
更遑論先前與秦國有過合作,這條門路自然更穩(wěn)妥些。。。。。。
難道秦使到了?
吱呀——
郭開親自開門迎客。
不待他開口,來客已從懷中取出一封帛書。
"有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