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李斯,不過是為了權(quán)力。
”
韓非一愣,疑惑地看向嬴天衡。
“你與李斯理念相同,都主張以法治國,而你的才華遠勝于他。
”
“當(dāng)年在秦國時,我父王便對你贊賞有加。
臨行前,他還叮囑我,無論如何也要將你帶回。
”
韓非嘴角一抽:“帶回?”
“自呂不韋死后,相國之位一直空缺,可知為何?”
韓非半開玩笑道:“莫非是為我準(zhǔn)備的?”
“正是!”
“什么?”韓非難以置信,“秦王竟如此看重我?”
“你以為呢?”嬴天衡淡淡道,“若無你,李斯憑借才能,登上相位本是十有的事。
但若你入秦,他便再無機會。
”
“你擋了他的路,他怎能不除你?”
“他很清楚,一旦你踏入秦國,他便徹底無望。
”
秦國耳目眾多,李斯即便想動手也難以找到機會。
而此次,他明知嬴天衡在場,仍鋌而走險,正是為了這一線可能。
…
“師弟當(dāng)真如此容不下我?”
韓非心中黯然。
無論如何,李斯終究是他的師弟,二人同出荀子門下,即便情分不深,也不該至此。
“無妨。
”嬴天衡安撫道,“他此番自作主張,待父王知曉,必不會輕饒。
”
“等六回到秦國,真相大白,李斯該憂心的,是如何面對秦王的怒火與荀夫子的責(z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