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開撫掌笑道:"這不就結了!"
"連武安君都自認難敵呂布,可那呂布卻被嬴天衡一劍擊敗。
即便您親自出馬,又能改變什么?"
"當日燕王以五萬精兵護駕,結果如何?還不是被其一招擊潰,揚長而去。。。"
"換作我們趙國,結局恐怕也別無二致!"
李牧厲聲道:"五萬不行,便調(diào)五十萬!"
"我就不信嬴天衡能以一敵百萬!"說他不如人,說他的將士不如人,這對李牧而言簡直是奇恥大辱!
郭開卻反唇相譏:"敢問武安君,若調(diào)集如此大軍,邊境防務當如何?匈奴豈會坐失良機?"
"城外五十萬秦軍又豈會按兵不動?"
"到那時,趙國危矣!"
"退一萬步說,即便匈奴與秦軍皆不動,武安君真以為五十萬大軍就能誅殺秦太子?"
"即便僥幸得手,趙國又將付出何等代價?"
"無論怎么看,與秦國硬碰硬,吃虧的終歸是我們趙國!"
李牧面紅耳赤:"無論如何,我絕不答應借道于秦!"
他心里雪亮:一旦讓秦軍借道,待燕國覆滅,下一個就輪到趙國了。。。
屆時腹背受敵,趙國如何自保?故而無論如何,他絕不妥協(xié)。
"放肆!"
郭開突然厲喝:"武安君!莫非在你心中,大王的安危就一文不值嗎?"
"置君王于險境,執(zhí)意與秦國為敵。
"
"你究竟意欲何為?"
李牧勃然大怒,正欲反駁,卻被身旁的廉頗死死拽住。
趙偃不悅地瞥了李牧一眼,淡淡道:"寡人以為相國所言在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在場群臣心知肚明,趙偃這分明是要應允秦國借道之舉了。
眾人不敢再阻攔,生怕觸怒,更畏懼郭開記恨報復。
既然都已首肯,何必多此一舉?
"相國明鑒,臣等贊同!"
邯鄲城內(nèi),李牧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