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心潮翻涌,鏘然拔出腰間長劍,劍鋒直指蒼穹,喝道:“大秦永昌!”
將士們霍然起身,長戈如林,熱血沸騰:“大秦永昌!”
這壯闊場面,縱使嬴政素來沉靜,此刻也難抑澎湃心緒。
他胸膛劇烈起伏,耳畔排山倒海的呼喊似要將他托舉至九霄,與日月爭輝。
自今日起,他——始皇帝嬴政,將開創(chuàng)亙古未有之偉業(yè)……
登基大典聲勢浩大,嬴政的宣言僅是其中一環(huán)。
直至日暮,典禮方告落幕。
嬴政登基稱“朕”,太子嬴天衡改稱“孤”。
夏阿房受冊為后,母儀天下。
此番大典不僅誕生千古一帝,更為華夏歷史揭開新章。
得償所愿的嬴政,肩頭擔(dān)子卻愈發(fā)沉重。
昔日治理秦國,如今統(tǒng)御天下。
本就勤政的他,如今連片刻閑暇亦難求,連嬴天衡也被召來協(xié)助批閱奏章。
新朝首要之務(wù),便是確立治國之制。
秦尊法家,制度乃根基所在,不容絲毫差池。
嬴天衡雖曾建言,嬴政仍召韓非、李斯、馮去疾、荀子等重臣共議。
韓非率先奏道:“陛下,何不詢太子殿下之意?”
嬴政擺手:“他已陳其見,朕欲聽諸卿高論。
”
韓非肅然:“分封制沿襲千載,若沿用必遺禍無窮。
臣請廢分封,立新制。
”言辭鑿鑿,反對之意昭然。
此時(shí),李斯上前一步,躬身進(jìn)言。
"陛下,臣亦認(rèn)為分封制弊大于利。
"
嬴政目光微動:"愛卿但說無妨。
"
李斯正色道:"周初大封同姓諸侯,然數(shù)代之后血緣淡薄,諸侯互伐如仇敵,周室衰微而不能制。
此乃前車之鑒。
"
這番話直指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