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極其耗費心神,進展也異常緩慢。
最初,他只能感知到身邊幾寸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感受到蚯蚓翻動泥土的輕微震動。
但他沒有放棄,前世在絕境中鍛煉出的耐心與毅力,此刻發(fā)揮了作用。
日復一日,他的感知網絡如同蛛網般,在地下悄然擴張。
他“聽”到了更遠處地下水脈潺潺的流淌,那水脈中蘊含著與生命泉水同源,卻稀薄許多的能量;
“感覺”到了周圍其他樹木龐大而古老的根系,它們如同沉睡的巨人,散發(fā)著悠長而平穩(wěn)的生命波動;
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地面上,一些小型生物跑過時帶來的細微震動。
這一天,當他的某一縷極其細微的根須,無意中觸碰到一株巨大古樹(并非生命古樹,只是森林中一棵普通的百年老樹)的根系時,奇妙的共鳴發(fā)生了。
一股龐大、雜亂、卻充滿自然野性的信息流,如同漲潮般順著根須的連接涌入他的意識。
那不是語言,而是圖像、氣味、溫度、濕度、光影變化……是這棵古樹近百年來所“經歷”的一切環(huán)境的記憶碎片!
他“看”到了陽光透過林間縫隙灑下的斑駁光影年復一年的移動軌跡;“感受”到了四季輪回中雨雪風霜的溫度變化;
“嗅”到了不同年份里泥土、野花、腐葉散發(fā)出的獨特氣息;甚至“聽”到了棲息在樹枝上的鳥兒年復一年的鳴叫,以及偶爾傳來的、屬于類人生物(大概是像艾拉那樣的森林住民)的腳步聲和模糊的交談聲!
這些信息龐雜而原始,需要他耗費大量心神去梳理、理解。
但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他找到了一種繞過語言和形體限制,直接讀取這個世界“記憶”的方法!
通過梳理這些環(huán)境記憶碎片,他對這片森林有了初步的了解。
這片森林被稱為“翡翠林海”,廣闊無邊,孕育著豐富的生命。
森林住民(他暫時稱之為林族)與森林和諧共處,他們似乎崇拜著森林本身,而“生命古樹”則是他們信仰的核心,是智慧的象征和指引者。
他也捕捉到了一些零碎的、屬于林族之間的交談片段,雖然模糊,但結合環(huán)境信息,能推測出一些內容:
“……古樹的預言……異星的希望……必須在陰影籠罩之前……”
“……皇都的使者又來了……想要古樹的枝條……艾拉姐姐拒絕了……”
“……邊境的魔物最近不太安分……巡邏隊要加強了……”
“異星的希望”顯然指的是他們。
而“陰影”和“魔物”則暗示這個世界并非完全的凈土,也存在著一股威脅著森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