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獵手”帶回來的消息,讓森羅基地內的氣氛凝重如鐵。
混合型蝕變獸、精妙的陷阱、更高的智能水平,無不說明下一次到來的,絕不會是ζ-12那種依靠數量蠻干的低級貨色。
“左腿裝甲受損程度百分之十五,結構完整性無礙,修復材料已就位,預計兩小時內可以完成修復?!?/p>
趙小雨快速匯報著“風行獵手”的損傷情況,同時調出了記錄的戰(zhàn)斗影像和數據,“這種新型蝕變獸,結合了生物體的適應性與機械體的精準,其甲殼對物理和能量攻擊都有不俗的抗性,尤其是地下潛伏的那只,鉆頭口器的穿透力極強,我們的活性晶化基材在絕對硬度上似乎還有欠缺。”
“抗性強,那就用更強的火力砸穿它!”
張大山甕聲甕氣地說,剛才的遭遇戰(zhàn)讓他憋了一肚子火,“‘晶簇炮臺’不是快好了嗎?到時候給它們來個狠的!”
林默沒有立刻回應,他的意識掃過整個基地的虛擬藍圖,如同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在審視自己的陣地。
“晶簇炮臺”的基座已經矗立在基地外圍的幾個制高點上,粗大的炮管閃爍著幽藍的微光,正在等待最后的能量核心與瞄準模塊集成。
“火力覆蓋是必要手段,但不能只依賴單一方式?!?/p>
林默沉聲道,前世無數幸存者基地的覆滅告訴他,再強的矛,也需要堅固的盾來支撐。
“敵人顯然擁有地下突襲的能力,我們目前的防御體系在這方面存在盲區(qū)?!?/p>
他指向能量感應網絡的分布圖:“小雨,將感應網絡向地下延伸,至少深入五十米,重點監(jiān)控基地下方及周邊區(qū)域。利用優(yōu)化后的活性晶化基材,制作一種能夠在地下產生高強度能量震蕩的‘地脈震擊器’,埋設在關鍵通道上,一旦有大型單位從地下靠近,直接引發(fā)局部地震和能量沖擊。”
“地脈震擊器……利用地脈能量引發(fā)共振……設計上可行,但需要精確的能量引導和緩沖結構,否則可能波及基地自身?!?/p>
趙小雨迅速在腦中構建模型,“我需要一天時間進行設計和測試?!?/p>
“可以。”
林默點頭,隨即看向張大山,“大山叔,你的‘地脈回響’對地下動靜最為敏感,由你負責協助小雨確定‘震擊器’的最佳布設點位,并且,我需要你引導活化植物的根系,在基地外圍形成一道密集的‘根須預警網’,任何試圖從地下掘進的單位,都很難避開根須的感知?!?/p>
“包在老子身上!”
張大山拍著胸脯,“別說挖洞的,就是地底下打個嗝,老子也能給它聽出來!”
“另外,”
林默的目光投向那幾座即將完成的“晶簇炮臺”,“炮臺的攻擊模式需要多樣化。
除了高能射線進行點殺,還需要開發(fā)范圍性能量濺射彈,用于清理集群的低級單位。
能量來源不能完全依賴基地供能,每座炮臺基座下方必須連接獨立的地脈節(jié)點,確保在基地主能源被切斷或干擾時,仍能保持最低限度的運作。”
“明白。能量濺射彈的結構相對簡單,可以利用壓縮的生命能量混合部分惰性混沌能量(從殘骸中提?。嫵刹环€(wěn)定球體,撞擊后爆發(fā),覆蓋小范圍區(qū)域。獨立地脈節(jié)點連接工程可以與炮臺最終調試同步進行?!?/p>
趙小雨一一記下。
“還有,‘根須守護者’修復完成后,其裝甲外層需要加裝一層‘活性緩沖層’。”
林默想起“風行獵手”被輕易劃開的裝甲,“借鑒那種鉆頭蝕變獸的攻擊方式,利用流動性的活性基材覆蓋在裝甲表面,受到沖擊時能夠通過形變分散力量,并且具備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p>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確地從林默這里發(fā)出,整個森羅基地如同上緊了發(fā)條的鐘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運轉起來。
能量塔的光芒日夜不息,地底傳來沉悶的轟鳴,那是新的地脈節(jié)點被連接,以及“地脈震擊器”正在布設。
外圍的活化植物在張大山的引導下,根系瘋狂向下、向四周蔓延,交織成一張覆蓋方圓數里的巨大地下感知網絡。
解析工坊內,趙小雨同時進行著多項研究,優(yōu)化材料、設計新武器、調試炮臺,平衡之力被運用到了極致。
三天后,第一批改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