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云呢!聽完郗慮的話也有些頭疼,左右為難了。
這一刻,他深深的體會到了袁紹的難處,麾下謀士太多也不一定是福啊!畢竟有時候,他們說的好像聽起來都挺有道理?。?/p>
謀事在謀士,抉擇在主公,這個時候就要考驗一個主公的能力了,
如果這個主公英明而又有主見,抉擇的好,抉擇的正確,那他麾下的謀士便全是助力,多多益善。
可如果這個主公色令智昏,沒有主見,做了錯誤的抉擇,那他麾下的謀士多了,變成了壞事,倒不如只有一個的好。
良久之后,趙云終于說話了,
只見他一臉凝重的說道:
“我仔細想了想,覺得這抵御鮮卑之事,我還得出面,哪怕冒著讓陛下猜忌的可能,也要出征,
一面是當今陛下的猜忌,一面是天下百姓的悠悠眾口,從長遠來看,我還是更看重天下百姓的悠悠眾口?!?/p>
其實趙云做這個選擇挺難的,一個是眼前的風險,一個是以后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人心更重要。
可是,能有多少人能放棄眼前的利益,而考慮長遠的利益呢!
少之又少,畢竟大部分的人,只看重眼前的那點小利,而不注重以后的大益。
眾人聽完趙云的話后,并沒有說什么,因為他們知道,既然趙云這么說了,那必定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
他們是謀士,是屬下,是兄弟,雖然有建議權(quán),卻沒有抉擇權(quán)。
就在眾人沉默之時,祭酒從事郗慮卻躬身說道:
“主公英明!”
建議趙云領軍出征的是他,如今趙云采納了他的意見,不正說明了他的才能嗎?
所以這個時候不出來刷刷存在感,是對不起自己的一番諫言的。
對此,趙云只是擺了擺手,并沒有說話。
隨后,他便將目光看向了田豐,只見他一臉鄭重的對其說道:
“元皓!此次出征我會帶上公與,而你……就留在涿州統(tǒng)籌全局吧!”
“諾!屬下必定管理好后方,不讓主公有后顧之憂?!?/p>
聽到趙云的話后,田豐并沒有感到詫異,而是很欣然的接下了囑托。
安排完田豐后,趙云便對張飛,夏侯蘭,沮授等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