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備則與法正,龐羲等人,率領(lǐng)主力大軍緊隨其后,十余萬人馬如同一條巨龍,沿著官道朝著雒城方向疾馳而去。
陽光灑在將士們的鎧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預(yù)示著這場戰(zhàn)事的勝利曙光。
而遠在雒城的劉循,此刻正接到冷苞,劉璝派人先行送來的急報。
他看著奏報上“李嚴,費觀投降,綿竹城破,劉備即將率十萬軍來犯”的字樣,手中的毛筆“啪”地掉落在案幾上,墨汁在奏報上暈開一片黑漬,如同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雒城作為成都最后的屏障,一旦失守,成都便危在旦夕。
只見劉循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慌亂,連忙下令召來張任,鄧賢等人前來,商議抵御劉備大軍的對策,
也許不久后,一場決定益州最終歸屬的大戰(zhàn),即將在雒城城下拉開帷幕。
涼州,金城,
就在劉備,龐羲,法正等人一路氣勢高漲,破涪城,下綿竹,殺奔雒城之時,趙云,黃忠,關(guān)羽,顏良,文丑等人奇襲益州各郡之際,
馬騰,韓遂,宋建三人卻是在金城開起了小會。
列席會議的人有不少,分別有馬騰,韓遂,宋建,馬超,韓韜,宋江,梁興,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楊秋等人。
只見韓遂作為老大哥,率先開口說道:
諸位,如今朝廷的調(diào)令過來也有一段時間了,不知你們對于出兵益州的調(diào)令,都有何看法???
是派兵還是不派兵,今天總得有個說法??!要不然朝廷那邊也不好交代??!”
韓遂話音剛落,一旁的馬騰就出聲說道:
“大哥,我認為應(yīng)該響應(yīng)朝廷的號召,助鎮(zhèn)北王攻打益州,畢竟再怎么說,現(xiàn)在咱們名義上已經(jīng)歸順了朝廷,不派兵支援說不過去啊!”
然而馬騰話剛說完,對面的宋建就一臉肉疼的開口說道:
“讓咱們出兵助鎮(zhèn)北王攻打益州沒問題!可是這一開口就是十萬兵馬,這是不是太多了點?”
十萬兵馬,對于總兵力只有十五萬兵馬的他們來說,確實是多了點,這也是他們遲遲沒有出兵的緣由。
只見韓遂聽完馬騰,宋建二人的話后,面帶擔憂的說道:
“二位賢弟所言不無道理,只是眼下鎮(zhèn)北王百萬大軍入益州,如果我們不按照他的命令行事,那么等他覆滅了益州劉璋后,會不會轉(zhuǎn)過頭來追責我等?”
韓遂此話一出,馬騰,宋建等人頓時愕然,而韓遂見狀,則是微微一笑道:
“所以,在我看來,十萬兵馬雖然很多,不過卻是去走個過場罷了,
因為鎮(zhèn)北王此次為了拿下益州,可是出動了百萬大軍??!而益州總共才多少兵馬?二十多萬吧!豈有拿不下的道理?
還有,我猜測啊!此次鎮(zhèn)北王讓我們率十萬大軍助他攻打益州,其實真正的目的并不是需要我們,
而是測試我們,測試我們是不是真的歸順了朝廷,真的聽從朝廷的調(diào)遣,
如果此次我們聽了朝廷的調(diào)令,率領(lǐng)十萬大軍助了鎮(zhèn)北王攻打益州,那么接下來迎接我們的將是加官進爵,不再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