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葉小瑩所說,外聯部確實來了幾個干事,男女都有,但明顯都是葉小瑩那個小圈子的,善于活躍氣氛,眼神里透著精明和討好。
主位上坐著那位科技公司的負責人李總,約莫四十歲上下,微胖,笑容可掬,手腕上戴著串油光水滑的佛珠,言談間透著生意人的圓滑。
他旁邊還坐著兩個男人,據說一個是他公司的副總,另一個是某家投資機構的朋友,姓王。
葉小瑩先是熱情洋溢地感謝了那幾位的付出,冠冕堂皇地說了些支持教育,重視人才的場面話,然后就是敬酒。
其他幾個干事極力烘托氣氛,笑聲不斷。
李總的目光偶爾會落在沈明月身上,帶著長輩般的慈和與欣賞:“小沈同學是學生會骨干?真是才貌雙全啊,不愧是京大的高材生。”
他問的問題也都在合理范圍內,專業(yè),老家,大學生活適應與否等等。
沈明月應對得滴水不漏,語氣謙遜。
應付過去后,又細心觀察著席間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那位李總旁邊的兩個男人。
他們看似隨和,但眼神深處那種衡量和評估的意味,她太熟悉了。
但同時,他們也不會做什么。
這就是第一場局。
安全,正常。
它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個合理的場合,讓獵手們初步篩選獵物。
如果對方覺得合眼緣,將身份背景調查清楚后,第二場局的邀請很快就會到來。
那是一場更小范圍的聚會,環(huán)境會更私密,話題會更深入,試探會更明顯。
或許會伴有看似無意的肢體觸碰,帶有暗示意味的話,以及初步的利益誘惑。
利益誘惑不成,那就上手段了。
從那兩個男人盯向自己的眼神來看,明月心中已經有了計較,緩緩垂眸,勾唇無聲笑了笑。
她朝身旁的女生傾身靠了靠,低聲問:“李總給學生會贊助多少?”
女生回:“目前五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