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悶熱的空氣猶如一個巨大的蒸籠,裹挾著蟬鳴,在石頭神廟學(xué)校的庭院里緩緩流動。
我握著一根樹枝,如一位畫家般在平整的沙地上描繪著幾何圖形。
十幾個孩子猶如一群小天使圍坐在周圍,歪著頭認真模仿。
秦嵐在另一側(cè)如一位溫柔的導(dǎo)師,教孩子們書寫漢字。
她的聲音輕柔而清晰,伴隨著沙沙的書寫聲,宛如山間潺潺的溪流,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沈離歌則帶著幾個年齡稍大的孩子,在角落里猶如一群探索者,討論著植物的生長周期。
不時傳來孩子們恍然大悟的驚嘆,仿佛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
詹妮弗正在教英文單詞,她的聲音猶如黃鶯出谷,清脆悅耳。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如同一陣狂風(fēng),打破了這份寧靜。
幾名負責(zé)部落外圍巡邏的野人勇士,手持長矛,如兇神惡煞般押著一個衣著襤褸的男人,匆匆走來。
居然是現(xiàn)代文明的同類!
我們都如遭雷擊般震驚,恍惚間仿佛置身于夢境之中!
這個男人,四十幾歲,長相斯文,戴著一副眼鏡。
他的西裝外套猶如風(fēng)中殘燭,早已破成碎布,襯衫上沾滿了泥漿和海藻,仿佛是從泥沼中爬出來的。
凌亂的頭發(fā)和胡須間,還夾雜著幾片枯葉,如同一頭落魄的雄獅,腳步踉蹌卻仍努力保持著挺直的脊背,仿佛在維護著最后一絲尊嚴。
孩子們立刻騷動起來,如同一群受驚的小鹿,紛紛站起身,好奇又警惕地盯著這個不速之客,仿佛在看著一個來自外太空的怪物。
我放下手中的樹枝,和秦嵐、沈離歌、詹妮弗,交換了一個眼神,快步迎了上去。
走近后才看清,這是個四十多歲的外國人,金絲眼鏡歪斜地架在鼻梁上,灰白的山羊胡子,隨著喘息微微顫動。
盡管他面容如枯槁的老樹般憔悴,但那眼神卻似出鞘的利劍,透著學(xué)者特有的銳利與沉穩(wěn)。
“詹妮弗,快去問問他是誰,從何處而來!”我猶如被驚擾的蜂群,轉(zhuǎn)頭對詹妮弗急切地喊道。
詹妮弗頷首示意,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向男人詢問。
男人先是滿臉驚愕,仿佛見到了天外來客,隨后眼中燃起希望的火焰,如火山噴發(fā)般激動地回應(yīng)起來。
一番交流之后,詹妮弗向我們轉(zhuǎn)述道:
“他名為威廉·卡特,乃是英國劍橋大學(xué)的生物學(xué)家。
他與數(shù)位學(xué)生駕駛著海輪,如勇敢的探險家,在太平洋一座神秘的島嶼上考察生物。
然而,返程途中,他們不幸遭遇了如惡魔般兇猛的龍卷風(fēng),輪船被無情地掀翻。
他被洶涌的海浪沖到了這片陌生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