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他,當消息傳回王府,江梅得知后,那張向來沉靜的臉上,也閃過一絲極快消逝的、如釋重負的微光。
北境軍中的將士們,更是人心暗快。這個間接導致老王爺身亡的“罪人”,終于遭了報應!只是這報應來得如此迅疾、如此蹊蹺,也不免讓一些人在快意之余,心生疑惑。
在趙范的建言下,江梅立刻揮毫,以鎮(zhèn)北都督的身份向京城皇帝趙簡呈遞緊急奏報。文中詳細陳述了羯軍昨夜悍然發(fā)動夜襲,北唐軍浴血奮戰(zhàn),主將劉世達不幸身先士卒、壯烈殉國的經(jīng)過。
她必須搶在費允和何慶遠的奏折送達之前,將此事定性,防止那二人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混淆視聽。
此刻,正是皇帝考察她能否真正接掌北境權柄的最關鍵時期,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圣心。
然而,江梅的動作雖快,卻并未能獨占先機。幾乎在同一時間,費允也寫好了奏折,命心腹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星夜馳往京城。
而何慶遠,則通過秘密渠道,將劉世達戰(zhàn)死的消息,以及他對此事的某些猜測,迅速傳遞給了遠在帝都的二皇子。
麒麟城,鎮(zhèn)北都督府議事堂內(nèi),炭火盆燒得正旺,卻驅(qū)不散江梅眉宇間的凝重。
她在權衡,如何處置劉世達死后留下的權力真空和那數(shù)萬群龍無首的北唐軍。
將這些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訓練有素的士兵收編入北境軍,填補連番惡戰(zhàn)后的兵力空缺,無疑是眼下最理想的選擇。這不僅能極大增強北境的防御力量,也能徹底消除內(nèi)部的一個不穩(wěn)定因素。
她正沉思間,門外傳來侍衛(wèi)清晰的稟報聲:“啟稟都督,北唐軍費允將軍求見?!?/p>
劉世達一死,北唐軍名義上由副將費允暫代統(tǒng)領。但軍中和費允地位相當?shù)模€有楊展、張占兩位將領。
這三人品階相同,互不統(tǒng)屬,平日里就多有齟齬。費允想趁機獨攬大權,楊展和張占豈會甘心臣服?
在他們看來,費允不過是靠著些鉆營手段上位,臨陣對敵時跑得比誰都快,何曾有過身先士卒的膽氣?在軍中基層的威望,費允遠不及楊、張二人。
面對僵局,費允只得對楊展、張占言道:“我已急奏皇上,陛下圣明,必會欽定新任主將,或另遣大將前來。在圣旨抵達之前,軍中一切事務,暫由我等三人共同商議決斷,如何?”
楊展與張占對視一眼,心知這是目前維持表面平衡、避免內(nèi)耗的唯一辦法,便都點了點頭,算是勉強應下。
然而,費允心中疑慮的種子早已埋下。他仔細查驗過劉世達的遺體,那胸前明顯的箭傷空洞,以及失蹤的箭矢,都顯得極不尋常。
他詢問過最初抬運尸體的小兵,得到的回答是并未看見箭矢。聯(lián)想到北境軍中上下對劉世達的普遍怨恨,一個念頭在他腦中揮之不去——會不會是北境軍的人,趁亂下了黑手?
帶著這沉重的疑問,費允踏入了北境王府,求見江梅。他要知道,這位年輕的北境之主,對此事究竟知情幾分,又將如何解釋這諸多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