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回應(yīng)。它……在讀取我的底層架構(gòu)協(xié)議。不,它在……寫入?”
夏愛華感到掌心傳來輕微的震動,那圈藍光驟然變得明亮,然后脫離方塊表面,如同有生命的流體般升起,在空中伸展、變形,化作無數(shù)細密如沙的藍色光點,構(gòu)成一個極其復(fù)雜、不斷自我演算、自我重構(gòu)的三維立體符文。那符文的形態(tài),隱約帶著古老甲骨文的神韻,卻又充滿了未來科技的幾何美感。
它緩緩旋轉(zhuǎn),然后,像歸巢的飛鳥,倏地沒入夏愛華的額頭。
沒有疼痛,只有一瞬間冰涼的觸感,隨即是……
爆炸。
信息的洪流,文明的狂潮,瞬間沖垮了她意識的堤壩。不是書本上冰冷的文字和圖片,是直接的、磅礴的、灌注靈魂的“知曉”。
她“看”到了盤古在混沌中揮動巨斧,清濁分離;“聽”到了女媧摶土造人時哼唱的古老歌謠;《山海經(jīng)》里的異獸在她腦海中奔騰咆哮,它們的形態(tài)、習(xí)性、乃至氣息都纖毫畢現(xiàn);河圖洛書的圖案自行分解、重組,揭示著宇宙的根本數(shù)理;孔子的仁、老子的道、孫子的兵鋒,化作最精粹的思想流光,融入她的理解。
這僅僅是開端。
洪流迅速推進。她“觸摸”到了張衡地動儀內(nèi)部精妙的杠桿與機關(guān),“參與”了祖沖之計算圓周率時那浩繁的推演。青銅的鑄造火候,蠶絲的繅取技巧,景德鎮(zhèn)瓷土在窯火中的分子變化……無數(shù)工匠的經(jīng)驗與智慧,如同她親身實踐過千百遍。
而這古典的洪流,又與未來的波濤轟然對撞。
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原理,在她意識中清晰得如同掌紋;曲率驅(qū)動引擎的數(shù)學(xué)模型自行構(gòu)建、驗算;基因編碼的底層邏輯,納米機械的自我復(fù)制程序……這些人類科技樹最頂端的果實,與她剛剛汲取的古老智慧相互纏繞、印證、融合。沒有隔閡,沒有斷層,從結(jié)繩記事的原點,到眺望星海的巔峰,華夏文明數(shù)萬年積累的所有知識、技藝、哲學(xué)與藝術(shù),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渾然一體的方式,烙印在她的靈魂深處。
她懸浮在那里,雙眼失去了焦點,瞳孔深處仿佛有星云在生滅,有文明的史詩在快進播放。防護服警報器因為生命體征的劇烈波動而發(fā)出尖銳的鳴響,但她渾然不覺。
東方紅緊張地監(jiān)測著她的狀態(tài),機械臂微微抬起,卻又不敢貿(mào)然打斷這神跡般的傳承。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一瞬,也許是永恒。夏愛華長長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盡管真空無法供給她任何氧氣。她眼中的星云緩緩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沉靜如淵的光芒。
她緩緩抬起自己的雙手,凝視著戴著厚重手套的指尖。這雙手,曾經(jīng)只拿過筆,擺弄過玩具,擁抱過父母。而現(xiàn)在,它們仿佛承載了一個文明的重量。
她轉(zhuǎn)向東方紅,聲音透過意識傳遞,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一位跨越了千年的智者,在宣告一個既成的事實。
“紅姐姐,”她說,“我們,來蓋一座房子?!?/p>
她目光掃過漂浮在周圍的那些“雜物”——維修工具、裝甲板、補給筒,甚至那包來自地球的土壤。
“材料,夠了?!?/p>
她的視線最終落向遠處那顆巨大的紫色星球,以及更深邃的宇宙。
“這里,就是我們的新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