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盧劍靈沉默片刻,道:“仁心非錯。然……馭下之道,需恩威并施。你今日陣前顯威,戰(zhàn)后施恩,本無不可。但于魏刀兒此人,其性貪婪反復,饒恕之‘恩’,他未必感念,或反視為軟弱。后續(xù)如何處置,至關重要。若不能使其真心歸附或徹底無力為惡,則今日之仁,恐成明日之患。”
竇建德默然,心頭沉重更甚。行仁政,遠比想象中復雜艱難。
---
與此同時,隴西淺水原。
唐軍大營氣氛凝重。不久前,李世民在此與薛舉大戰(zhàn),卻因急功近利,輕敵冒進,遭遇慘敗,士卒折損近半,不得不退守高墌城,深溝高壘。
李世民面色沉靜,看不出喜怒,但緊握的雙拳顯露出他內心的不平靜。這是他軍事生涯中罕見的敗績。
云層之上,赤霄劍靈焦躁地盤旋,幾乎要按捺不住:“豈有此理!小小薛舉,安能敗我帝星!小子!拿出你的氣魄來!沖出去,再戰(zhàn)!吾予你力量,必能雪恥!”
另一側,軒轅夏禹劍的金光依舊沉穩(wěn):“赤霄,稍安勿躁。挫銳氣,解紛爭,和光同塵。此一敗,于他而言,未必是壞事。為帥者,需知進退,明得失??此绾螒獙??!?/p>
下方,李世民并未因敗績而頹喪,也未因赤霄的焦躁而沖動。他召集殘部,親自撫慰傷員,深刻檢討己過:“此敗,罪在吾一人,輕敵躁進,致有此失。諸君無罪,且安心休整?!?/p>
他態(tài)度誠懇,舉措得當,很快穩(wěn)定了軍心。隨后,他采納長孫無忌等人建議,堅壁清野,固守不出,任薛軍如何挑戰(zhàn),只是不理。同時,派精干細作深入隴西,打聽薛舉軍中虛實。
數日后,細作回報:“薛舉病重,其子薛仁杲代理軍務,然薛仁杲雖勇,卻性情殘暴,刻薄寡恩,麾下將領多心懷怨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猛地一拍案幾:“天助我也!機會來了!”
他并非要立刻出戰(zhàn),而是看到了敵人內部的裂痕。
“傳令!繼續(xù)固守!耗其糧草,怠其軍心!待其內變,一擊可破!”李世民下令,語氣斬釘截鐵,充滿了沉靜的自信。
赤霄劍靈微微一滯,那熾熱的戰(zhàn)意稍稍收斂。它第一次意識到,帝道之路,并非只有一往無前的沖殺,忍耐與等待,亦是力量。
軒轅劍靈則流露出贊賞之意:“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能屈能伸,能敗能戰(zhàn),此子……或真有望承我圣道?”
它的金光微微波動,似乎與下方太原晉陽宮中,智賢師太那串念珠里的一顆,產生了極其微弱的共鳴。那顆念珠,悄然溫潤了一瞬。
而遠在江都,宇文化及弒君后,擁立秦王楊浩為帝,自封大丞相,把持朝政,縱兵搶掠,人心盡失。威道之劍泰阿在其頭頂盤旋良久,感受著那日益驕橫、卻無真正德政支撐的“威勢”,終于失望地離去,繼續(xù)在混亂的中原尋找目標。
瓦崗寨中,李密與翟讓的內斗愈發(fā)激烈。程咬金提著“短斧”,看著昔日兄弟漸行漸遠,心中那股被魚腸劍滋養(yǎng)的暴戾之氣愈盛,幾乎按捺不住。
靈劍擇主,亂世紛爭,每一柄劍都在與自己的宿主一同,經歷著各自的困境與成長。真正的考驗,遠未結束。
喜歡十柄靈劍請大家收藏:()十柄靈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