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都督府內(nèi),炭火燒得正旺,卻驅(qū)不散李積眉宇間的寒意。他面前攤著最新送達(dá)的諜報,上面的字句令人心驚。
“三月十七,巡邏隊于燕山北麓失蹤,三日後尋獲,全員僵立雪中,面帶詭異微笑,體無冰霜,心脈俱碎。”“遼東城糧價飛漲,然市面上流出一批‘無憂米’,食之忘憂,力大無窮,卻日漸枯藁,如耗精氣神。”“泉蓋蘇文重用于一薩滿,稱‘大祚榮’,建祭壇于國內(nèi)城舊址,夜夜舉行血祭,時有黑風(fēng)自壇起,卷向西南?!?/p>
每條情報都透著邪氣。李積指尖敲打著“無憂米”三字,眉頭緊鎖。這手法,不像高句麗慣常的作風(fēng),倒似某種邪術(shù),以透支生靈為代價,速成戰(zhàn)力,惑亂人心。
“報——”親兵快步而入,“張巡水使到了!”
李積精神一振:“快請!”
張胥風(fēng)塵仆仆步入堂內(nèi),一身青衫沾著旅途塵霜,腰間龍淵劍依舊古樸無光,但他目光清亮,自帶一股水潤清氣,驅(qū)散了堂內(nèi)幾分壓抑。
“李都督。”
“張先生一路辛苦!”李積屏退左右,直接將諜報推過去,“情況比預(yù)想的更糟。妖人惑心,邪米耗元,恐非單純軍陣所能應(yīng)對?!?/p>
張胥快速瀏覽,面色漸沉:“幽冥蝕體,狐媚亂心。此乃釜底抽薪之計,壞我民生根基。陛下所感無誤,遼東確已成蠹穴。”他指尖點在那“無憂米”上,“此物必須徹查源頭,斷絕流通?!?/p>
“已派人去查,但對方很狡猾,線索幾次中斷?!崩罘e苦笑,“而且,邊境多地百姓受其蠱惑,對官府排查極為抵觸,甚至包庇窩藏?!?/p>
張胥沉吟片刻:“或許,可從其性入手。此米既耗人精氣神,必含陰邪之氣。龍淵雖失其芒,然誠信高潔之性克邪之本未改。我可攜此劍,循氣而探?!?/p>
李積眼睛一亮:“如此甚好!有勞先生!我派一隊精銳好手隨行護(hù)衛(wèi)……”
“不必?!睆堮銚u頭,“人多眼雜,反易打草驚邪。我一人一劍,足矣?!?/p>
他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李積知他本事,不再堅持,只道:“先生務(wù)必小心。此外,還有一事……”他壓低聲音,“終南山那位隱士,似乎也已出山,或近日便會抵達(dá)幽州。待他到來,我等再共議對付那薩滿與祭壇之事?!?/p>
張胥點頭:“可是持承影劍的那位前輩?”
“正是?!?/p>
就在張胥準(zhǔn)備出發(fā)調(diào)查“無憂米”時,幽州城一家不起眼的腳店內(nèi),來了位特殊的老者。他須發(fā)皆白,面容清癯,身著葛布道袍,背負(fù)一個長條布囊,步履輕盈,眼神溫潤通透,仿佛能看透人心。
正是終南山隱士,承影劍當(dāng)前的主人,道號“清虛子”。
他要了間靜室,閉目打坐。夜半時分,窗口悄無聲息地滑開,一道粉影竄入,落地化為一只雪白狐貍,口中叼著一枚粉色玉印,正是涂山印。
狐貍將玉印置于清虛子面前,伏地叩拜,口吐人言,卻是嬌柔女聲:“奉娘娘之命,將此印獻(xiàn)于真人。娘娘言,昔日受迫于魔念,行差踏錯,今愿迷途知返,以此印為憑,求真人助她脫離掌控,愿以青州鼎蹤跡為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