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相信陸明淵,相信這只雛鳳,終會展翅高飛。
陸明淵接過那幾本沉甸甸的文章,心中涌動著一股激流。
他知道,真正的挑戰(zhàn),此刻才剛剛開始。
背誦只是記憶力層面的勝利,而練字與寫文章,則是對他心性、悟性乃至意志的全面考驗。
他向趙夫子深深一揖,聲音清朗而堅定:“學生謹記夫子教誨!”
告別趙夫子,陸明淵捧著筆墨紙硯,以及那幾本文章范本,走出了學堂。
午后的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灑在小路上,仿佛為他鋪就了一條充滿未知的道路。
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村頭的小溪邊。
溪水潺潺,映照著天光云影,也映照著少年那張沉靜而堅毅的臉龐。
他將那幾本文章攤開,逐字逐句地品讀起來。
八股文,這種被后世詬病為僵化、束縛思想的文體,在此時此刻,卻是通往仕途的唯一橋梁。
陸明淵沒有帶著偏見去審視它,而是以一種現(xiàn)代人分析“系統(tǒng)規(guī)則”的冷靜與客觀,試圖去理解它的內(nèi)在邏輯和運行機制。
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這些繁瑣的名詞,在他眼中,逐漸構(gòu)建成了一個嚴密的框架。
他看到的是一種極致的結(jié)構(gòu)美學,就像是一套復雜而精密的數(shù)學公式。
只要掌握了其核心算法,便能推導出無數(shù)個正確解。
他默默地將這些“規(guī)則”在腦海中分解、重構(gòu),試圖找到最快、最有效掌握它們的方法。
他的手指在草地上輕輕劃動,模擬著筆鋒的走勢,腦海中則不斷回溯著那些范文的精妙之處。
溪水映照著他的倒影,年輕的臉龐上,沒有一絲浮躁,只有沉淀下來的智慧與決心。
夜幕降臨,陸明淵才帶著一身的露水和滿腦子的文章結(jié)構(gòu),回到了家中。
油燈下,他沒有急著翻開那些范文,而是先攤開宣紙,拿起那支狼毫筆。
筆尖蘸墨,在雪白的紙面上落下第一筆。
他的手腕僵硬,指節(jié)發(fā)白,與他那過目不忘的驚人記憶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具身體,在書寫方面,確實是“弱”到了極致。
他深吸一口氣,沒有氣餒。他知道,任何高樓大廈,都始于最微小的基石。
一筆一劃,如同愚公移山般,陸明淵開始了他漫長而枯燥的練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