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看似簡單的晚飯,其掀起的波瀾,卻遠比想象中要深遠。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的鳥兒,在第二日清晨便飛遍了狀元府的每一個角落。
那些被分派在各處的下人、仆役、丫鬟們,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時,眼神里都多了一種名為“希望”的東西。
原來,在這位年輕得過分的小伯爺眼中,下人也是人。
原來,只要你做得好,就能得到那份足以讓任何人眼紅的體面。
一時間,整個府邸的風氣為之一清,所有人都鉚足了勁,想要在主家面前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陸明淵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他知道,一顆種子已經埋下,現在要做的,便是靜待其生根發(fā)芽。
而緊隨這種內部變化而來的,是來自外部世界的滾滾浪潮。
自他翰林院應卯的第三天起,狀元府門前的車馬,便開始絡繹不絕。
整個京都的官場,仿佛都從這位十二歲狀元郎的橫空出世中,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最先登門的是禮部右侍郎府上的管家。
這位管家年約五旬,滿臉堆著恰到好處的笑容,遞上了一張燙金的名帖,以及一份厚厚的禮單。
禮單上的物件,從前朝的名家字畫,到上等的湖筆徽墨,再到一對溫潤剔透的和田玉佩,無一不是精品,價值不菲。
“我家侍郎大人說了,陸伯爺乃是文曲星下凡,國之棟梁。些許薄禮,不成敬意,只為賀伯爺大魁天下之喜。”
陸明淵身著一身素凈的常服,親自將管家迎入偏廳,奉上清茶。
他仔仔細細看完了禮單,又將名帖鄭重收好,隨后微笑著將禮單推了回去。
“有勞侍郎大人掛懷,明淵感激不盡。然學生初入官場,寸功未立,實不敢受此厚禮。”
他頓了頓,從禮單上指了一方硯臺,“若是大人不棄,這方‘松煙’硯臺,學生便厚顏收下了?!?/p>
“學生平日習字,正缺一方好硯,也算不辜負了侍郎大人的拳拳愛才之心。”
那管家愣住了。
他迎來送往多年,見過假意推辭的,也見過半推半就的。
卻從未見過像陸明淵這般,只挑其中最不值錢、卻又最顯風雅的一件收下的。
這番操作,既給了禮部侍郎面子,表明心意領了,又守住了自己的清名。
同時還點明了自己“讀書人”的本分。
滴水不漏,毫無破綻。
管家心中暗凜,對眼前這個少年的評價,瞬間又高了三分,只得連連稱是,帶著其余禮物告辭離去。
有了禮部侍郎的開端,接下來半個月,工部、刑部、兵部……六部九卿紛紛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