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旨意,傳召內(nèi)閣首輔嚴(yán)嵩,次輔徐階,入西苑問話。
西苑,萬壽宮。
這里沒有金鑾殿的威嚴(yán),卻比金鑾殿更讓人感到窒息。
香爐里燃著上好的龍涎香,煙氣裊裊,讓人的心神都為之恍惚。
嚴(yán)嵩與徐階一左一右,恭敬地垂手而立,連大氣都不敢喘。
嘉靖皇帝盤膝坐在蒲團(tuán)上,手中把玩著一串玉石念珠,過了許久,才緩緩睜開眼。
“吵了三天,可有結(jié)果了?”
他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yán)。
嚴(yán)嵩與徐階同時躬身。
“臣等無能,請陛下圣裁?!?/p>
嘉靖冷笑一聲:“朕若是什么都替你們定了,還要你們這內(nèi)閣做什么?”
兩人嚇得連忙跪倒在地。
嚴(yán)嵩畢竟是侍奉了嘉靖二十年的老臣,最是懂得揣摩上意。
他知道,陛下遲遲不肯點頭,既不是對汪文中滿意,也不是對杜晦之滿意。
陛下真正中意的人選,恐怕另有其人。
只是那人資歷太淺,位置不夠,直接提拔,難以服眾。
想到這里,嚴(yán)嵩心中一橫,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叩首道:“啟稟陛下,臣思慮再三,覺得汪文中確有瓜田李下之嫌?!?/p>
“為避非議,臣愿收回舉薦。臣以為,翰林院編修杜晦之,清正廉明,可堪大任?!?/p>
“只是……浙江之事,千頭萬緒,僅靠一人,恐獨木難支?!?/p>
他抬起頭,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嘉靖的神色,繼續(xù)說道。
“臣聽聞,今科狀元陸明淵,于漕海之事上見解獨到,其策論更是石破天驚?!?/p>
“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不如……便由杜晦之出任溫州知府,以陸明淵為溫州同知,協(xié)同推行‘漕海一體’國策?!?/p>
此言一出,一旁的徐階心中劇震!
好個老賊!
竟然后發(fā)制人,將他準(zhǔn)備好的人選和盤托出,還賣了清流一個天大的人情!
他立刻明白,嚴(yán)嵩這是猜到了陛下的心思,在投石問路!
徐階不敢再猶豫,立刻叩首道。
“陛下,嚴(yán)閣老所言雖有道理,但杜晦之畢竟是書生,于地方政務(wù)上恐有生疏?!?/p>
“臣舉薦裕王府詹事譚倫,譚倫曾在地方任職,經(jīng)驗老道,由他出任溫州知府,更為穩(wěn)妥?!?/p>
“陸明淵天縱奇才,可任溫州同知,從旁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