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徑直回到自己的小屋,點亮油燈,將趙夫子給他的那些往年狀元、榜眼、探花的文章,一篇篇地取出,鋪陳在桌上。
夜色漸深,屋外蟲鳴聲聲,屋內燈火通明。
他的手,輕輕撫過那些墨跡斑駁的紙張,仿佛能感受到前人筆墨間的智慧與氣勢。
“狀元之文,其結構嚴謹,立意高遠,遣詞造句更是爐火純青?!?/p>
陸明淵喃喃自語。
他沒有直接去模仿,那不是他。
他的優(yōu)勢,在于超凡的分析能力和過目不忘的本領。
他將這些文章,一篇篇地“刻”入腦海。
那些晦澀難懂的典故,他只需一眼便能知其出處;
那些精妙的邏輯推演,他只需一讀便能洞悉其精髓。
他如同一個最精密的拆解師,將每一篇狀元文章,都拆解成最基本的模塊。
破題的技巧,承題的鋪墊,起講的引人入勝,入題的立意深遠,以及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之間,那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邏輯鏈條。
陸明淵很快發(fā)現(xiàn),這些狀元文章,除了結構上的精妙,其“立意”的高度,更是遠超尋常。
他們不僅關注縣域民生,更將目光投向了府域乃至整個大乾王朝的社稷。
他們引經(jīng)據(jù)典,往往能從圣賢之言中,挖掘出對當下時局的深刻洞察和解決之道。
他開始嘗試在腦海中,將不同狀元文章的“破題”與另一篇的“承題”結合,將一篇的“起講”與另一篇的“中股”嫁接。
這種學習方式,對于擁有過目不忘天賦的陸明淵而言,簡直是如魚得水。
他不需要反復抄寫,更不需要死記硬背。
他只需要“看”,然后“理解”,然后“重構”。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窗外的月亮從東邊升起,又緩緩西沉。
當,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縣試案首,府試案首……”
他輕聲念叨著這兩個目標。
“榜眼門生……”
“我全都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