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問道。
“回掌柜的,都記下了?!?/p>
“少爺,”
管事轉(zhuǎn)向陸明淵,恭敬道。
“您選的這幾套衣物,咱們這兒的繡娘趕工,七日后便可取。您先付一半定金即可?!?/p>
“五套服飾,算上料子和紡織,一共八十三兩銀子,您,撕下副聯(lián)遞給陸明淵。
“少爺,這是憑證,三日后您憑此牌前來取衣即可?!?/p>
陸明淵接過那塊制作精美的黃楊木牌子,點了點頭,收入懷中。
定下了衣物,他又在管事的陪同下,在萬寶齋里逛了起來。
這里果然如沈文龍所說,應(yīng)有盡有。
陸明淵為自己挑選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
徽墨如漆,宣紙如玉,湖筆挺拔,端硯溫潤,打算用來平日里練字,以及繼續(xù)寫他的話本稿件。
隨后,他又采買了被褥、枕頭、銅盆、毛巾等一應(yīng)日用品。
東西不多,但零零碎碎加起來也有不少。
采買完畢,陸明淵將所有東西都交給了阿大和阿二。
“兩位大哥,辛苦你們將這些東西先送回府中,交予沈先生即可?!?/p>
“陸公子客氣了,這是我們分內(nèi)之事?!?/p>
阿大阿二躬身應(yīng)道,隨即一人拎著大包小包,先行離去。
陸明淵則對管事拱了拱手,獨自一人走出了萬寶齋。
處理完所有瑣事,他只覺得渾身一輕。
此刻,他不再是那個背負(fù)著家族期望、連中三元的少年神童,也不是江蘇巡撫的親傳弟子。
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十歲少年,懷著滿心的好奇,打量著這座陌生的、繁華得令人目眩的城市。
他信步走在江寧府的街頭,感受著江南獨有的風(fēng)土人情。
與江陵縣的質(zhì)樸粗獷不同,這里的氣息是溫潤的,是細(xì)膩的,是浸透在骨子里的風(fēng)雅。
街上的行人,穿搭也與江陵縣大相徑庭。
女子們多著水墨淡彩的襦裙,撐著一把油紙傘,走起路來步步生蓮,如同一幅幅流動的仕女圖,那份溫婉柔美,是北地女子所沒有的。
而男子們,即便是尋常百姓,也多穿著天青色或月白色的長衫,頭戴方巾,顯得文質(zhì)彬彬。
偶爾有幾個佩刀的武人走過,也少了幾分江湖的煞氣,多了幾分儒將的風(fēng)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