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大理寺少卿趙浩然,彈劾吏部侍郎裴寬之子裴少文,光天化日,縱奴行兇,當街行至人命!”
“此案經(jīng)臣初審,人證物證俱在?!?/p>
“然,此案背后,牽扯甚廣,近日來,大理寺接到狀告裴少文之陳年舊案,多達一十七起!”
“其中涉及強搶民女、霸占田產(chǎn)、買兇傷人,乃至逼良為娼!樁樁件件,駭人聽聞!”
趙浩然的聲音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中回響。
“裴少文身為官宦子弟,卻視國法為無物,視人命如草芥,其行徑之惡劣,影響之敗壞,已然激起天怒人怨!”
“為正國法,為安民心,臣懇請陛下,下旨令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會審此案,徹查裴少文一應(yīng)罪行,以儆效尤!”
話音落下,滿朝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三司會審,乃是國朝大案要案才會動用的最高審理規(guī)格。
趙浩然此舉,是要將裴家往死路上逼!
“臣附議!”
一名須發(fā)皆白的御史應(yīng)聲出列,聲音嘶啞卻堅定。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裴少文惡行累累,若不嚴懲,何以告慰天下蒼生!”
“臣等附議!”
又有數(shù)名清流言官站了出來,一時間,附議之聲此起彼伏。
嚴黨一派的官員臉色鐵青。
一名與裴寬交好的都給事中立刻跳了出來,反駁道。
“趙大人此言差矣!所謂十七起舊案,不過是捕風捉影,尚未查證!”
“焉能僅憑一面之詞,便啟動三司會審?此舉未免太過草率,有違朝廷體統(tǒng)!”
“就是!裴公子一案,京兆府已有定論,乃是過失。”
“趙大人如此大動干戈,莫非是挾私報復(fù),另有所圖?”
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劍,金鑾殿瞬間變成了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
御座上的嘉靖帝,始終面無表情地看著下方爭吵的臣子,直到那爭吵聲漸漸平息。
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準奏?!?/p>
兩個字,輕飄飄的,卻如同一道九天驚雷,轟然炸響。
嚴黨官員的面色瞬間變得慘白。
“著,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即刻組成會審衙門,徹查裴少文一案?!?/p>
“所有相關(guān)人等,一律移交大理寺天牢,聽候?qū)弳??!?/p>
嘉靖帝的目光掃過下方,最后落在了趙浩然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