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堂之內,已經開始議論起來。
雖說下齋的學員,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但總有幾人是例外,他們在宮外就接受了一定的教育。
到內書堂的目的也跟陳皮一樣,只是為了鍍一層金。
有文化和有學歷那是兩碼事,必須經過內書堂的考核,才堪大用。
“陳公公的詩句相較祝公公,可就精煉得多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開頭二句隱含距離與精神的對照,雖隔萬里,但心意相通,妙哉!”
“難得他這么短的時間就能作出來,才思之敏捷,令人嘆服!”
其他水平較低的學員,本來很難分辨詩句的好壞,但經過他們一通分析,也都漸漸傾向于陳皮。
小祝子臉色越來越難看,尤其司藥司的掌藥紫蘇,也在夸贊陳皮,這讓他有些受不了了。
只因,紫蘇是他一直在討好的對象,想跟她結為菜戶。
但現(xiàn)在紫蘇一雙眼眸,卻充滿崇拜地看著陳皮,嫉妒之火瞬間就在小祝子內心燃燒了起來。
“哼,你們這些人一點鑒賞能力都沒有,他寫的也叫詩嗎?”
紫蘇立刻反駁:“這怎么不叫詩?僅是開頭二句,就已經算是佳句了?!?/p>
“賞析詩作,是很主觀的事,你覺得是佳句,別人未必認同。”小祝子冷冷地說,“你問問眾人,他們是覺得我的詩好,還是覺得他的詩好?”
瞬間,就有一小半的人沉默了。
還有不少人則是趁機拍小祝子的馬屁,支持陳皮的人,顯得寥寥無幾。
小祝子得意一笑:“你看,大伙兒的眼睛是雪亮的,陳皮能夠寫出這首詩,算他有點能耐,但與我的詩相比,終究還是略勝一籌?!?/p>
陳皮聳了聳肩,倒也沒去爭執(zhí)。
紫蘇冷漠不語,卻越發(fā)鄙夷起小祝子。
他是齋長,又是昭陽公主身邊的親信,這些人忌憚昭陽公主,哪怕明知他的詩,寫得不如陳皮,眾人也不敢說實話。
而小祝子正是狐假虎威,利用了這一點,竟然還在沾沾自喜。
簡直惡心!
這時卻見門簾忽然掀開,一個中年男子施施然走了進來。
眾人慌忙行禮,喊他周學士。
“剛才聽說你們在談論什么詩?你們下齋該不會有人會作詩了吧?”周學士輕笑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