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副將全名劉泉,是劉青的侄子,打小便養(yǎng)在劉青身邊,劉青無子,把他當做接班人培養(yǎng)的,刀槍劍戟、文韜武略、早已深得劉青真?zhèn)鳌?/p>
“趙將軍,可否帶我去伏擊地看一眼?”
“好~”
趙州予領著太子一行人去往伏擊地。
“當真無愧天下第一關的威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p>
太子左右環(huán)顧,兩邊高山峻嶺,只此中間一條窄路可以通行。他是第一次出遠門,對于潼關,更是只見于書本,險峻的地勢對他的沖擊還是很大的。
一行人騎馬趕路,很快便到了伏擊地。
“殿下,劉將軍。這里便是伏擊地了,當初兵力有限,不敢多放人?!?/p>
這里需要埋伏人手,守城要一批人,接應的要一批人,如果不是太子帶人到了,趙州予還真不敢這么打。原本他只是想在山上放一些滾木滾石下來,以襲擾為主,擾亂敵人攻城的節(jié)奏就行。
現(xiàn)在有了兵力,他可以消耗消耗對方的兵力。
“報,啟稟趙將軍,村子里的眼線來報,敵人的探子進村打探消息了?!?/p>
“好,下去吧,別讓他們往這面走了?!?/p>
“是。”
在此前方三里處,趙州予安排了一支百人小隊,設下了關卡。沿途村落更是讓人提前說服了村民,讓他們配合演演戲。
所以吳銘的探子,并不能親眼驗證是否真的有人在攻打潼關。
“確實是個伏擊的好地方。”
劉泉抬頭仔細觀察了兩邊的地形,只是他沒點明,既然他能看出來,那么敵人也可能看出來。
“呵呵,劉將軍,如果換做是你,明知此地有埋伏,你會不會繼續(xù)前進?”
趙州予笑著看向劉泉,潼關被困,吳銘哪怕知道這里有埋伏,也會派人去潼關看個究竟的。相反阻攔力度越大,吳銘便越會覺得增援潼關的必要性。
“如果我不知道潼關失守,那么我會的。”
情報的一絲偏差,都可能會導致戰(zhàn)場的走向截然不同,劉泉深知情報的重要性,他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太子更多的是在聽,他懂兵法,但是他不會打仗,所以這是他學習的最好機會,遇到想不通的他會及時提問。
“這條路上,其實處處可以設伏。”
潼關易守難攻,窩在關內,三五萬人都很難攻的進去,少有人會多此一舉的跑出來設伏。趙州予之所以要設伏,其實是主要是為了拖住敵人。
現(xiàn)在趙州予并不知道隨軍可能會打過來,他的所有行動都是為了解長安之圍,只要吳銘帶人來潼關,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將敵人拖住。
“是啊,我還從未聽過有人在潼關前設伏的。”
劉泉贊嘆道,短暫的交流讓他對面前奪下潼關的將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智勇雙全。
趙州予領著他們又溜達了一圈,傍晚時分,方才回城關。
另一邊,吳銘離開長安后的第二日晚間,便得到了探子的回信。